有一種熱血奉獻,讓歲月失色;有一種英雄情懷,無關乎年齡。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中國交通廣播等眾多官方微信紛紛推文,報道江蘇泰州73歲的葉乃學大爺的英雄善舉,人民日報用推送報道《“一個換四個,值!”》,點贊葉老救人行為,稱:“時光易逝,善良不老,謝謝葉老”。 俠隱于市,見義而勇,“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葉乃學大爺在危急時刻縱身入河,抱著“大不了以命換命”的決心,救了一家四口人,老人生在市井,卻未曾放下心中的英雄情懷,以心中大愛,用實際行動為一家四口筑起了生命防線。
英雄情懷是一個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的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任何一個追求進步的民族都應該對英雄保持著深刻銘記、情感眷戀、價值認同和深切關懷,讓英雄情懷深深熔鑄在民族血脈之中。千秋凜然依憑英雄情懷,滄海橫流顯現英雄本色。“英雄情懷”是一種氣質、一種操守、一種風骨,英雄精神和英雄情懷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夢想的重要精神資源,是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強大人文力量。 英雄情懷要用英雄的故事娓娓道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事跡。總書記說,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要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那些蘊含著豐沛英雄精神、攝納著濃郁英雄情懷的紅色故事,更是進行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的重要文化資源。面對波譎云詭、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講好英雄故事對于銘記英雄、尊重英雄、敬畏英雄,厚植英雄主義情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英雄情懷要悉心傳承和大力弘揚。英雄不朽,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用熱血鑄就功業,用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的英雄氣概,讓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如今,在發展新時期,我們要不斷引導和激發全體國人向英雄看齊向英雄靠攏,向革命先烈、向時代楷模等英雄模范學習,面對危殆時勇當先鋒,面對重任時甘于奉獻,面對挑釁時敢于拔劍,面對險境時挺身擔當,真正把英雄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把英雄情懷聚化為強大精神動能,把英雄情懷鍛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