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上9:30,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以冰血長津湖為主題專訪楊根思的戰友楊德盛。 楊德盛,原泰縣人,1931年11月出生,1949年4月入伍,1950年11月入朝參戰。10月20日,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組一行五人來到四川成都楊德盛老人的家中進行了6個小時的專訪,在播出的20分鐘人物深度專訪中,89歲的楊德盛老人講述了入朝作戰的經歷、戰斗中的難忘故事以及漫長歲月中對戰友的思念之情。
解放上海時與楊根思相識 楊德盛,1949年4月入伍,1950年11月入朝參戰。之前曾參加過渡江戰役、上海戰役。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在進攻浦東區打碉堡時,楊德盛左胸被彈片擊傷,當時被擔架隊直接送包扎所進行搶救治療。部隊在太倉修整期間楊德盛與楊根思相識,楊根思并囑托楊德盛如果自己在戰斗中犧牲了,一定要幫他照顧好姑媽。 在太倉大紗廠休整了一段時間后,部隊接到命令遷移山東曲阜待命,楊德盛與楊根思分開了。 和楊根思一起入朝參戰 不久,部隊改編,楊德盛所在的機炮連拆分組建成一個機槍連和一個炮連。把60炮排拆分到步兵連,他所在的七班編到了三連,60炮班歸連部直屬。他非常高興,慶幸運氣真好,又到老鄉的連隊來了,這時楊根思任副連長了。 1950年11月7日,部隊接到了緊急入朝參戰的命令。作為歷史的親歷者,楊德盛回憶道:跨過鴨綠江時,到處都是燒焦的味道,敵人的飛機在盤旋,20多萬人連夜踏過水流湍急的浮橋;守衛1071高地時,陣地上的積雪一米多深,戰士們幾天沒有吃到東西,只能吃樹皮、草根、玉米桿,好多人凍死凍傷…… 負重傷那晚得知楊根思犧牲 楊德盛還記得自己身負重傷的那場戰斗是處在雪霧天氣中,能見度只有三五米,這時三個敵人分前、后、側翼沖上來,準備占領陣地,活捉楊德盛。 當敵人爬上陣地拿著槍刺向他時,楊德盛帶著腳傷突然躍出戰壕,順手往后一帶,敵人滑倒在地上,楊德盛及時反刺一刀消滅了敵人。第二名敵人氣勢洶洶地沖上來,又被楊德盛干掉。第三名敵人從左側沖上來,一刺刀正刺中楊德盛右側下腹,楊德盛強忍巨痛,回馬一刺刀捅在敵人的頸部,滾下了山坡…… 此時已是下午5點多鐘,天都黑了,陣地上看不到人,他順手找了些樹枝墊在腹下臥著,靜靜地躺在雪地上。快到7點鐘時,三排防守的小高嶺陣地又響起槍聲,敵人發動第九次進攻了,突然“轟”的一聲巨響,楊德盛當時距爆炸點就100多米。指導員上來對楊德盛說:“小楊,連長已經與敵人同歸于盡了。” 給自己的兒子取名楊根寶 為了紀念犧牲的戰友楊根思,楊德盛給自己的兒子取名楊根寶。 記者連線他的兒子楊根寶時,他介紹:當時主持人問及楊德盛老人對戰友的思念之情時,老人的悲傷之情溢于言表。但主持人問老人在朝鮮戰場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是否害怕時,老人卻淡淡地說,自己是經歷過戰爭考驗的人,面對生死他已無所畏懼。 這些年,老人的唯一遺憾,就是沒有實現楊根思生前留給他的囑托,幫楊根思照顧他的姑媽。因為從朝鮮戰場回來后,楊德盛多次到楊根思的老家尋找,都未能找到他的姑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