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活水引活力,增添發展新動力。10月22日晚,第十屆中國(泰興)銀杏節“銀杏飄香”新聞發布會召開。泰興搶抓招商引資“黃金時間”,招才招智同頻共振,筑牢高質量發展“壓艙石”。
云端發力 多地引資不停歇 “面對面”變“屏對屏”,泰興按下招商引資“快進鍵”。 據了解,銀杏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為了讓銀杏節“走出去”,今年,中國(泰興)銀杏節采用“1+5”形式,除了在泰興設立主會場,還在東莞、蘇州相城區、蘇州高新區、上海和深圳設立了5個分會場,舉行“云招商”平臺上線儀式、投資環境說明、項目推介、科技合作平臺揭牌及特色產業發展顧問聘書頒發、重大項目暨科技合作項目“云簽約”等活動。 “三區三園”與各會場一一對應,本屆銀杏節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同時開展專項推介活動,進一步推進產業鏈垂直整合、橫向集聚,積極探索產業鏈治理模式創新,有助于打造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特色園區,建設現代化產業鏈。 泰興市發改委主任馮翔介紹,本次活動現場簽約項目38個,投資總額321.23億元,協議利用外資2.4億美元。其中工業項目30個,投入內資總額309.43億元,外資總額1.4億美元;服務業項目4個,投入內資總額11.8億元,外資總額1億美元;科技合作項目4個。
筑巢引鳳 精準打造“人才高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泰興為打造人才“引聚留用”的新高地,營造培育尊重創新人才的良好氛圍。 “創新人才引培邁上新臺階。” 泰興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丁曉江充分肯定了“雙招雙引”和人才集聚工程。他說,截至2019年底,泰興市先后引進院士16名、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入選專家33名、省雙創人才18名;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在職專家41人,其中省級5人。今年,聚焦產才融合發展,發揮園區主陣地和企業主力軍作用,加快集聚創新創業人才,新引進院士2名、國家級人才8名,入選省雙創人才4名。 此外,泰興市持續深化政產學研金合作,加大院地、校企合作力度,169家企業先后與94家高校院所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簽訂技術合作協議348份,企業研發投入2.7億元,推動208個創新成果落地應用。 “本次銀杏節期間,我們邀請了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專家教授、新材料研究中心戰略咨詢委員會成員、日化產業、醫藥產業相關專家和相關企業負責人總計100人左右進行系列研討、對接、洽談活動。”泰興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助理曹晨介紹,研究院以孵化平臺式操作方式高效獲取前沿科學、高新技術、高級人才、潮頭項目、優勢資本,打造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產業鏈和諧貫通的新型生產關系,以新生產要素為柱,以新生產關系為梁,實現園區新產業布局。 截至2019年底,泰興市建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144個,其中國家級平臺4個,省級71個;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園區全覆蓋。今年,新認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申報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4家、泰州市級企業研發平臺35家。
項目為王 撐起高質量發展“脊梁” 以“三比一提升”高質量發展指標為硬要求,突出“項目為王、質量至上”,泰興狠抓關鍵環節,以項目的滾動開發不斷增強實體經濟內生動力。 “我們聚焦關鍵環節,提升項目質量規模,加大主動服務力度,高效推進提升效益。”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陸軍表示,泰興經開區一直深化招商體制機制改革,打造專業招商隊伍,提升專業招商能力和水平。圍繞“1+2+X”產業體系,對照招商圖譜,按圖索驥、精準招商。同時,構建“全面覆蓋、分工協作、業務精湛”的服務體系,形成“專職代辦員縱向全程代辦,職能部門橫向突破難點”的推進機制,高效推進項目落地。高效運轉高質量項目建設“三比一提升”領導小組,緊扣項目推進計劃書,全力推進審批全流程18個環節90多個子項按時辦結,確保審批環節更加流暢。 蘇延長中燃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峰對此感受頗深,他說,江蘇延長中燃泰興輕烴深加工項目突破區域資源、環境等客觀條件限制的重要契機,是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鞏固行業競爭優勢地位的重要舉措。同時,實現了由能源向產業方向發展、提高資源消耗附加值、拓展下游深加工業務的重要一步。
招商引資碩果累累,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金秋的“銀杏之鄉”——泰興正呈現著一派火熱繁忙的建設新氣象,奏響著加速發展的最強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