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翠欲滴的櫻子,壯碩可愛的根莖……9月,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喀拉蘇鎮最大的甜菜種植基地進入旺長期,5500畝連片綠油油甜菜一直綿延至天山腳下,與起伏的峰巒相映照。 這里,幾年前曾是貧瘠的荒地,現在荒地變良田,如此改變主要得益于泰興援疆老板丁余華的努力。2011年,丁余華響應援疆號召,到新疆昭蘇喀拉蘇投資發展高效農業,一待就是九年,從畜牧養殖到甜菜規模種植,累計帶動當地農戶就業4000余人次,成為昭蘇致富領頭人。近日,記者連線采訪丁余華,聆聽他的援疆故事。 防水老板跨界搞農業 來昭蘇之前,丁余華經營著一家防水工程公司,工程項目做得風生水起,在當地頗有知名度。2011年4月底,受當時泰州援疆工作組之邀,丁余華來到萬里之外的昭蘇考察項目投資事宜。
丁余華(左)在昭蘇查看甜菜長勢 遼闊的土地、連綿的天山、豐茂的水草、成群的牛羊,一到昭蘇,丁余華就被大西北美麗的景色所吸引,在對當地產業發展進行了充分調研后,他覺得在物產豐富的昭蘇發展畜牧業、種植業大有可為。“昭蘇雖然農業起步較早,但依然處于粗放階段,規模養殖和種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丁余華說。 經過一年的籌備、建設,丁余華在昭蘇注冊成立了新疆伊犁州昭蘇縣興昭牧業有限公司喀拉蘇農牧業基地,立足新疆褐牛養殖,種植甜菜特色作物,把畜牧業和種植業結合起來,實現以農養牧、以牧促農循環式現代農業。
丁余華(左三)在牧民家走訪 從熟悉的防水領域一下子跨到畜牧養殖和規模種植領域,對丁余華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為了養好牛,他四處走訪當地牧民,拜師學藝,一有時間就扎在牛堆里觀察研究,很快成為一名合格的養牛人。在丁余華的拼搏努力下,公司僅用三年時間,就由創建初期的300頭新疆褐牛發展到1000多頭。
為了發展現代農業,丁余華承包下6000畝荒地,規模化種植甜菜。為此,他特地赴德國、丹麥等國考察,在從國外購進甜菜種子和現代化種植機械,并成功解決了甜菜種植過程除草的難題,種植出的甜菜葉子寬大旺盛,長勢喜人,畝產量可達5噸以上,總收益達400萬元以上。 氣壓式播種機精準播種、高效節水設施滴灌澆水、無人機噴灑農藥、T4全自動采挖機采收、羅霸自動裝車……甜菜從播種、整平、中耕到田間管理再到采收,全部自動化。現代化的種植模式為喀拉蘇擺脫低端農業、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喀拉蘇鎮政府正在全鎮推廣丁余華現代化的甜菜種植模式。 提供物資技術助農牧民脫貧 隨著又一頭牛進欄,葉爾布拉提家中飼養的牛突破20頭。對于喀拉蘇牧民來講,牛羊就是財富的象征,這些年,葉爾布拉提不僅買了牛羊,還蓋起了三間新房,日子越過越好。 “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虧認識了老丁。”葉爾布拉提說。 2011年前,葉爾布拉提家還是一貧如洗。2011年,葉爾布拉提認識了來疆投資的丁余華,由于通曉哈薩克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他很快被丁余華長期錄用,負責牛場飼養工作,每年可以獲得3.5萬元的收入,徹底擺脫了貧困。
在昭蘇縣,喀拉蘇鎮是貧困人口最多的鄉鎮,像葉爾布拉提這樣的貧困戶還有很多。在喀拉蘇鎮投資發展的九年里,丁余華始終沒有忘記“推動大西北建設,讓更多的人富裕起來”的援疆初心。 甜菜基地建成后,除草、打藥、施肥、澆水等季節性用工,丁余華均從當地招收,使一些無業農牧民增加了收入渠道。同時,他還向吐爾洪·伊力亞斯、達迪別克·阿布都別克等貧困戶傳授特色作物種植技術,免費提供物資和技術幫扶,支持他們發展庭院經濟和種養產業。2019年,在丁余華的帶動下,當地40多名貧困農牧民穩定就業,實現脫貧。 今年,丁余華還組織公司員工在喀拉蘇鎮開展“扶貧濟困促和諧,社會幫扶進萬家”愛心幫扶活動,給阿合牙孜四個村貧困農牧民捐贈了100套家具(課桌、床、餐桌),為貧困戶送去關心和溫暖。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會主動擔當作為,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切實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回饋地方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帶領喀拉蘇農牧民早日脫貧致富,步入小康生活。”丁余華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