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市人大常委會連續多年的監督推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村莊活水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程扎實推進,使得我們村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泰興市人大代表、常橋村黨總支書記顧衛平感慨,古溪鎮常橋村是遠近聞名的畜禽養殖重點村,過去村莊環境較差,一到夏天蚊蠅亂飛,臭氣熏天。如今的常橋村,河道清潔了,環境變美了,群眾臉上的笑容也多了。泰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堅持以“生態人大”建設為抓手,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為重點,按照“在參與中監督、在監督中支持”的理念,通過調研、視察、審議、專題詢問、跟蹤督查等多種方式,傾聽呼聲,匯集民意,為農村人居環境把脈問診,開出“良藥”,與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到正向發力、雙向用力、共同加力,共同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抓手在民意中形成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與群眾有著天然的聯系。泰興人大積極搭建代表與群眾溝通聯系橋梁,組織開展“回選區訪選民”活動,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特別是關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需求訴求。 2019年,圍繞“助力碧水保衛戰”主題,一場五級人大代表回選區訪選民的活動在全市上下轟轟烈烈進行。廣大代表突出重點、細化內容,分組走訪調研全市水環境狀況和保護工作情況,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建議。泰州市領導史立軍、周紹泉、王學鋒以普通代表身份深入鄉鎮一線,了解鎮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全國人大代表、泰興市江平路郵政支局局長何健忠來到分界鎮,實地查看村莊河道整治效果;全市各級人大代表也根據安排,分別圍繞河長制責任落實、工業企業排污達標等主題,聽取意見建議……活動期間,1685名各級人大代表走訪接待選民13460人,共收集意見建議1082條,為推動水環境保護、水生態改善匯集了民智、凝聚了民力。 每年人代會前夕,廣大代表走進基層、走進群眾,聽民意、集民智、解民憂,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議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農村工作方向,代表著廣大基層群眾的呼聲。“要持續推進農村活水工程,加大河道岸坡拆違力度,全面抓好莊河和黑臭塘口的整治、截污、清雜、護坡、植綠。”“在農村戶廁無害化改造方面,要統籌做好‘填、拆、改、修、建、管’工作,加快公廁建設進度,堅決杜絕簡易旱廁、露天糞坑回潮反彈。”“要積極探索市場化管護機制,明確‘六位一體’管護項目、管護內容、管護標準、管護資金、考核辦法及獎懲細則,做到管護有要求,考核有依據,實行高標準、高質量的管。”
擔當在一線中彰顯 很多人大代表來自農村,除了建言獻策外,他們率先垂范,積極謀劃,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實現天藍水清、村美民富。“人民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成了他們的真實寫照。在江蘇省人大代表、祁巷村黨委書記丁雪其的帶領下,黃橋鎮祁巷村走出了一條發展的新路子。為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全村投入800多萬元用于路道建設,全村路道實現了硬質化。高起點規劃綠化,在路道兩旁栽插高桿女貞和香樟等大規格苗木。將廢溝廢塘挖成了現在的小南湖,形成了 “無中生有”的小南湖風景區。如今全村生態優、環境美、產業特、集體強、農民富、鄉風好,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2000元。 廣陵鎮聯吳村位于鎮東北角,由于地理位置較偏僻等因素,經濟基礎相對薄弱,村莊環境也存在“臟亂差”現象。泰興市人大代表、廣陵鎮聯吳村黨總支書記謝偉帶領全村群眾,圍繞“水活起來、路通起來、路燈亮起來、林木成行”的目標,通過內引外聯、積極上爭,實施了一項項基礎設施提升項目,著力改善生產條件、打造美麗鄉村。為了引導村民共同維護村莊美環境,謝偉不僅推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還請人在村莊干道兩側的墻上刷上“把建設美麗鄉村化為人民自覺行動”等標語,讓村民們養成文明、衛生習慣,讓村莊既“顏值高”更具“氣質美”。
實效在履職中提升 人民群眾的關切和期盼就是人大監督的方向和重點。近年來,泰興市人大常委會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圍繞農村人居環境熱點難點問題,綜合運用執法檢查、視察調研、工作評議等手段,打出人大監督“組合拳”。 翻開泰興市人大常委會工作日歷,事關農村人居環境的監督內容濃墨重彩:2017年,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骨灰裝棺土葬、亂埋亂葬”的問題,決定聽取和審議“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和使用情況”工作;2018年,聽取了市政府關于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的匯報,審議并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的決議》,并開展聯組審議;2019年,跟蹤審議村莊活水工程,全程跟進,強化推動,工程建設效果不斷顯現。“近年來,市政府對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尤其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對黑臭河道、公共空間、戶外廁所等難點問題合力攻堅,環境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泰興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河失鎮人大主席王玉明說。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第三年,也是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泰興人大將此列入常委會的監督議題,進行專題審議,做到再推進、再落實、再提高。至目前,全市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4.46%,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糞污治理率達到99.5%,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7.18%,整治各類干河違法建設314處,已打造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示范村18個,市級美麗宜居鄉村示范村60個。 “在扎實推進‘整潔村’驗收的同時,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經費,加大督查巡查,鞏固提升整治成果,切實防止‘反彈、回潮’。”泰興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丁春美建議。 “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監督推動,久久為功,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凝聚人大智慧和力量。”泰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云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