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梅花林,預計經濟效益可達2000元一畝。把樹木栽好管好,村民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魯峰滿臉興奮。 連日來,江蘇泰興姚王鎮毛莊村梅花種植戶魯峰組織工人,采用稻草及茅草覆蓋地表,確保夏季苗木正常生長。毛莊村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村兩委干部發動全體村民,圍繞黨建引領、長效管護、產品供給三大工程,做好綠色文章,發展綠色經濟。先后獲評國家級“生態村”、“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代代傳承”綠色先鋒黨建工程 毛莊村地處四鄉交界處,地理位置偏遠。過去,多低洼地,廢溝塘,村道路坑洼不平,不僅影響了村民出行,也影響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當時,毛莊村在姚王鎮排名靠后。1995年,老支書黃國聯(后因病去世)憑著一股艱苦創業、摘掉窮帽的精神,身體力行,帶領毛莊村全體黨員和村民整理溝塘、洼地,改造低產田,村組道路全部硬化、亮化。“路道、河道到哪兒,綠化就到哪兒”,毛莊村黨總支把水網、路網等村莊基礎設施與綠化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安排黨員輪值修剪綠化,并制定了村規民約,讓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的理念,逐步成為干群的共識。
如今,毛莊村黨總支傳承老支書精神,堅持黨員帶頭發揮生態建設先鋒模范作用,落實“綠色先鋒、美麗經濟”黨員包保責任制度,將綠色發展融入支部文化、村居文化。通過多年建設,毛莊村鋪設硬質水泥路36000米,完成綠化面積1297畝,其中路道綠化78畝,河坡綠化110畝,農田林網綠化407畝,成片造林面積550畝,節點綠化15畝,村莊綠化137畝。目前全村綠化覆蓋率達到42%。全村新安裝高標準路燈360盞,村莊亮化率達100%,350米的景觀河工程、900平方米村黨群服務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農民健身廣場、農民休閑公園、農家樂、農家書屋、農民超市、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到位。 “久久為功”長效環境管護工程 “現在農村和城里一樣,有專門的清運人員和車輛,垃圾不再亂扔亂堆,村里的環境美了!”毛莊村村民連連稱贊。毛莊村圍繞“垃圾不落地”匹配村級“桶暫存”模式,生活垃圾由“鎮轉運”車輛統一收運,集中清運,全流程建立收運體系。完善村組垃圾箱設置,每戶統一發放垃圾桶并登記編號,明確每戶管護責任,切實解決垃圾外溢、環境臟亂差的問題,把環境整治與綠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在環境治理長效管護制度上,毛莊村創新實施中心戶長網絡化環境綜合管護制度,制定建立“村統領、片管理、小組實施”的模式:由村統一制定實施細則和考核要求,由各片干部考核管理,由中心戶長負責本小組責任區域內環境治理管護。管護內容包括綠化看護、道路清潔、水面保潔、路邊排水溝的清理、門前雜物草堆清理、垃圾分類入箱以及秸稈禁燒。村兩委每年拿出一定的管護費對中心戶長進行考核兌現報酬,定期公布考核結果。“網格管護,責任到人,中心戶長管得好,督促群眾做得好,村民養成了愛綠、護綠的文明習慣。可以說,全村一年四季皆綠色。”毛莊村村委會村干部劉品介紹。 “十里梅花”生態產品供給工程 2018年,毛莊村成立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返鄉能人發展高效特色農業,黃敬秩成了村里首批種植梅花的“開路人”。在黃敬秩的引領下,村里越來越多的能人參與到了梅花種植管理的隊伍中來。農村生態環境好了,土地上就會長出“金元寶”,生態就會變成“搖錢樹”。“十里春風梅花香、一帶綠水繞毛莊。”毛莊村黨總支副書記吳晶介紹,目前正大力發展“梅花休閑度假村”,從規劃上向高處對標、生態上發揚光大、建設環境上從嚴要求,通過強化環境帶動村集體收入,將單純的種植業轉向多樣化的農村休閑旅游產業拓展,為村民們致富帶來新的機遇和動力。2020年底,將建成近800畝,集紅梅村、梅花香徑、梅紅洲、梅香湖等15個梅花主題景點為一體的特色風景區域。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我們將繼續努力,通過生態文明和富民產業齊頭并進,讓老百姓能夠感到家鄉越來越美,口袋越來越富,心情越來越好,將毛莊村打造成獨特的旅游生態鄉村。”姚王鎮副鎮長、毛莊村黨總支書記李軍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