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集中‘充電’,激發青春活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擔當有為的青年干部隊伍。”江蘇泰興濟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委主任徐華介紹。為著力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泰興市濟川街道以“共濟川·紅領+”特色項目為紐帶,組織街道各科室及村居35周歲以下新青年,參加學習、開展活動、進行交流。
“理論+實踐”,增強培訓“引領感”。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紅領新青年培訓的中心內容,邀請專家圍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等進行專題講座,夯實思想根基;舉辦紅領新青年演講比賽活動,充分調動青年干部工作積極性,為街道基層理論宣講選拔人才、鍛煉隊伍;創新開設線上“書香濟川·悅讀悅心”專欄,每周在街道“共濟川”微信公眾號上推送朗讀音頻,使每名紅領新青年既是朗讀者又是聆聽者,推進全民閱讀;打造“實境課堂”,組織青年深入到各村居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進一步培養紅領新青年群眾意識,筑牢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把培訓與實踐鍛煉緊密結合起來,讓廣大紅領新青年在實踐中受教育、轉作風、長才干,不斷增強黨組織和青年干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濟川街道組織委員、人大工委副主任陳旭霞表示。
“按需+分類”,增強培訓“獲得感”。堅持“按需施教”的原則,廣泛征集機關、“兩新”組織、村居等不同群體的意見,將征集到的56條意見建議整理歸納到培訓計劃中,形成“課程清單”。同時,堅持分層次、分類別進行培訓,圍繞演講主持、公文寫作、舞臺表演、攝影編輯、閱讀分享等五個主題開展,通過舉辦“書香濟川”閱讀分享會,為紅領新青年提供思想交流平臺,引導青年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提升自身素養;通過組織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引導紅領新青年自覺踐行革命先烈精神,激發工作激情;通過開展公文寫作“大練兵”活動,進一步提高青年干部文字表達和綜合歸納能力,提升工作效能。截至目前,已開展培訓班5期,培訓紅領新青年120人次。
“嚴管+厚愛”,增強培訓“歸屬感”。強化培訓監督管理,健全培訓登記考勤、“紅黑榜”通報、成果檢驗等管理制度,更好地激發青年活力,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確保紅領新青年培訓班常態化開展。同時,定期開展學習成果展示,檢驗青年學習知識掌握情況和作用發揮情況,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基層干部和黨組織評先評優、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依托“輪值體驗”主題活動,組織青年參與信訪接待、就業服務等崗位工作,加深黨員對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范發揮作用的認識;堅持開展“讀書品鑒會”“閱讀沙龍”,讓黨員養成讀書學習的好習慣。通過互動交流、體驗管理的培訓形式,讓青年干部感受到培訓的溫度,最大限度激活教育培訓的內生動力,切實把紅領新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務街道發展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