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于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激發農業“接二連三”活力,泰興農產品加工園獲“國字號”認定。園區企業菇本堂菌菇生產車間。
近日,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聯合發文公布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名單,江蘇共認定5個,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榜上有名,成為泰州市首個獲認定的“國字號”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為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工信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委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分三批次認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現多模式融合、多類型示范,并通過復制推廣先進經驗,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到2020年建成300個融合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發展、配套服務完善、組織管理高效的示范園。 根據七部委相關文件,園區認定“國字號”后將獲得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比如支持示范園入園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先申報發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企業債券;加大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對示范園符合條件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安排省級預算內投資支持示范園發展;鼓勵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依法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等途徑,多渠道保障示范園發展用地等等。 “做大做強農業產業,推進鄉村振興,必須以‘二產理念、三產思維’,加快農業‘接二連三’步伐。”泰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產品加工園區黨工委書記王曉云說。 打造五大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多年來,肩負著振興黃橋老區鄉村發展重任的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始終著眼于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不斷創新投資和融資機制,加快現代高效農業發展,激發農業“接二連三”活力。一方面,立足“農”、“特”,通過延鏈、強鏈、補鏈,引進百匯農發、澳華農牧、宇宸面粉、菇本堂生物、江蘇延令等58個旗艦型農業項目,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形成畜禽加工、飼料加工、糧油加工、果蔬種植與加工、銀杏加工五大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構建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 另一方面,加快構建與園區農產品精深加工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依托內港池碼頭、糧食倉儲庫、高效農業園區等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基礎,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科技信息、金融及服務外包等支撐性服務業。目前,總投資18.13億元的“中國供銷·萬牧國際畜禽冷鏈物流園”項目被列入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項目、江蘇省重點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100億元的銷售規模。江蘇原農發展有限公司、江蘇百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實行農副產品網上交易,年交易額近5億元。
加快農業電商產業園建設 同時,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加快農業電商產業園建設,實施新源電子商務交易中心、供銷合作總社全國生豬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臺等項目,鼓勵園區龍頭企業、家庭農場開展網上營銷、設立微店網店,建設一批農產品電商示范網店。鼓勵種養企業、加工企業瞄準行業標桿開展大規模技術改造,建設智能養殖場、智能生產車間。因地制宜推廣農業物聯網技術,建設園區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建立從產前種苗、產中生產、產后處理加工銷售全過程監控體系,實現生豬、銀杏、食用菌等重點農產品產業鏈全程可追溯。 2019年,園區實現開票銷售92.4億元,工商稅收2.09億元。吸納周邊近5000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入選‘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將為園區發展提供‘加速度’。”王曉云表示,園區將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聚集現代生產要素,提升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功能,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