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火四起、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無數的仁人志士,為國家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前仆后繼英勇就義,受到無數人的敬仰和祭拜,還有一部分人潛伏在敵人內部,以一己之力與敵周旋,獲取了機密情報,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沈安娜,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她受命在國民黨潛伏長達14年,圓滿地完成了黨給予的特殊任務。
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出生于江蘇泰興一戶書香門第。從小在自家私塾旁聽,打下了深厚的舊學基礎。1930年考入泰興中學,深受恩師劉伯厚烈士的影響,“愛我中華,救我祖國”的思想在心中萌生。后來姐姐的包辦婚姻悲劇刺痛了沈安娜,她決定脫離封建家庭,追求有意義的人生。17歲時,沈安娜赴上海學習中文速記,偶遇舒曰信、華明之等進步青年,萌發了強烈的革命思想。
1934年冬,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到沈安娜就讀的炳勛中文速記學校招考一名速記員。舒曰信和華明之接上級指示找沈安娜談話。當華明之說到“去浙江省政府擔任速記員,就是參加革命”時,沈安娜堅定地說“只要是參加革命,我就去!”。 1935年1月,在中央特科的安排下,19歲的沈安娜打入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任速記員。后來,經王學文同志認定,沈安娜參加革命,成為中央特科成員,就從這時開始。 憑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和每分鐘200字的記錄速度,沈安娜迅速站穩腳跟,得到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驊的信任,為黨組織搜集了很多重要情報。
1938年10月,在中共黨組織的安排下,沈安娜以“國民黨特別黨員”身份為掩護,潛伏到國民黨中央黨部機要處,主要為國民黨重大會議和蔣介石親自主持的高層小范圍絕密會議做速記工作。她的丈夫華明之一直配合、掩護她的情報工作。
1939年秋,沈安娜的上線領導盧競如向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組織部長的博古匯報了沈安娜的入黨請求。博古表示同意,并指示“情況特殊,不辦入黨手續”。這樣,經盧競如介紹,博古批準,沈安娜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沒有履行任何入黨手續、沒有黨旗、沒有《國際歌》的入黨儀式中,沈安娜默默宣誓“不懼生死考驗,永遠忠于黨,堅貞不渝”。 1942年秋,沈安娜的上級聯系人徐仲航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在這個危機時刻,沈安娜想起了周恩來多次對她進行過的革命氣節教育,“要有骨氣”、“要從容鎮定”……沈安娜華明之夫婦倆在這樣的指引下,相互鼓勵,經受住了各種考驗。 1945年國共談判期間,沈安娜每天都把國民黨密商談判策略的情報通報給中共中央代表團。看透對手底牌的周恩來掌握了國共談判的主動權。毛澤東對此贊道:“這是玻璃瓶子里面押寶!”周恩來也由衷地稱贊沈安娜夫婦的情報“迅速、準確”。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陪都重慶國府路國民政府禮堂召開。沈安娜白天擔任政協大會和分組會的速記,晚上擔任機密的國民黨黨團會(即國民黨政協委員小組會)的速記。會議開幕這天,周恩來走進會場一眼就看到了沈安娜。他環視一周,一面向其他代表頷首致意,一面注意著周圍動靜,在旁人難以覺察的一瞬,暗中向沈安娜投去一個問候的眼色。鄧穎超進來后,目光漠然地從沈安娜身上晃過,然后兩手背在背后,轉過身去,輕輕地擺了兩下。只有沈安娜明白,他們是在向她致意并暗示她不要打招呼。在會上,沈安娜聽著周恩來等中共代表大義凜然地慷慨陳詞,沉著機智地與國民黨代表進行唇槍舌劍的斗爭,她暗暗感到高興和敬佩,也感到說不出的痛快——她有好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了!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沈安娜匆匆脫離國民黨機關,撤至上海,回到了黨的懷抱,結束了地下工作14年按住敵人脈博的生涯。
沈安娜打入國民黨心臟14年,得到敵方高度信任,雖然經歷多次暴露風險,但始終沒有被識破,為我黨獲取了大量國民黨中央高層內幕情報和核心機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