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寨村位于中國銀杏第一鎮——泰興市宣堡鎮境內,由原郭東村和郭西村合并而成,F在,郭寨村農民人均年收入已經走在了泰州市農村地區的前列。走進郭寨村,到處可見的便是苗木。
過去的郭寨村一直以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為主。在上世紀90年代末,郭寨村開拓出苗木種植的新思路。2005年初,張國良擔任郭寨村黨組織書記后,決定把發展高效規模林業作為全村的支柱產業來抓。 “我們村人多地少,只有實行規模經營,最大程度地發揮土地效益,才能讓村民增收致富。”——郭寨村黨委書記張國良
目前,全村流轉土地2000多畝種植苗木花卉,占全村耕地面積的90%以上,全村700多名村民從事苗木生產、運輸、銷售工作,每年增加村民收入150萬元,為村集體增收40萬元。
“我們合作社正常每天有120多人打工,他們每人每年的工資在2萬到3萬元,現在我們要把粗放型的苗木往精品方向發展,還要向休閑產業方面發展。”——泰興市益民苗木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劉書明
得益于苗木經濟,2019年,郭寨村村集體收入達到133萬元,20戶28個低收入農戶實現全面脫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郭寨村來說,苗木產業已經成為支柱產業,不僅致富了村民、反哺了村集體,也讓生態綠色成為郭寨村的一片靚麗底色。今年1月份,中國生態文化協會發文,授予全國132個行政村為“全國生態文化村”,泰興市宣堡鎮郭寨村榜上有名,為泰州市唯一。
近年來,借著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兩委班子成員著手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先后投入上千萬元,清理河道、整治河坡、新建橋梁、新增路燈……如今的郭寨村,水清、路平、岸綠、景美,“到郭寨、深呼吸”,成為泰興周邊地區游客的時尚之選。
“沒有文化的小康,不算真正的小康”,宣堡鎮郭寨村一直堅持探索推進農村文化小康的路徑和措施,讓老百姓充分享受精神上的享受。宣堡鎮郭寨村黨委副書記沈華介紹:“我們努力挖掘、保護和弘揚民間文化,讓更多老百姓記住鄉愁。”
近年來,該村在文化設施上加大投入,先后建成了文化活動中心、百姓大舞臺、農民健身公園等,同時致力倡導傳承鼓兒書、京劇說唱等民俗文體活動,豐富了郭寨的文化底蘊和村民文化生活。
郭寨村大力發展高效林業,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綠色經濟發展之路,同時村兩委大力挖掘村史文化,開展鄉風文明建設,鼓起村民錢袋子同時,也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實現了“民富、村美、文興”,一張“全面小康”幸福網越織越牢。
|





近年來,郭寨村依托益民、凌云、園藝等苗木專業合作社,發展高效林業,種植200多種苗木花卉,總價值1.2億元,苗木產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應和生態效應越來越強。同時,郭寨村又采取“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方式,投入680萬元,建起“郭家寨生態莊園”,集農家樂、餐飲住宿、休閑垂釣、農業觀光旅游于一體,拓寬致富增收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