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捷徑?都是別人看不到的汗水和淚水。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秘訣,也許是天生的不服輸干勁吧。”江蘇泰興姚王鎮姚垈村黨總支書記季和女坦言。
道路修通了,群眾心里的郁結打通了 季和女擔任姚垈村黨組織書記已有13個年頭。2007年11月,她克服困難,走馬上任。姚垈村由姚垈、姚前、先西三個村合并而來,當時基礎差、矛盾多。千頭萬緒,得從群眾最急迫、最關注的事情做起。村民們反映,姚垈村以前大多是土路,坑洼不平,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村民意見大,甚至對于村里的工作不配合。“說干就干”,季和女的急性子上來了。大家思想統一后,季和女信心倍增,先后發動原姚前村能人捐資30多萬元、七組能人捐資8萬多元、二組能人捐資5萬元……鄰村王莊村村民李彪是大華混凝土公司的老板,聽說修路后說,只要村里修路需要,二灰土、砂石盡管拉!
3年時間,姚岱村修好了10多公里長的嶄新道路。村民心情舒暢了,也空前團結起來了,紛紛出力出資,建設美麗的新姚垈。外村人郭金榮到村興辦建材公司,先后捐款幾萬元給村里公益事業。本村致富能人姚年元和在外地經商的黨員凌杰、魯杰,共同捐助30多萬元用于修建村莊道路和亮化工程。 村里有錢了,發展的信心底氣更足了 季和女的“野心”是帶領干部群眾改變面貌,各項工作快步走在姚王鎮的前列。村集體經濟薄弱,她決定從盤活閑置資產入手。經過集體討論、決定,很快公開招標、招租,吸引能人辦起了姚垈鑄件有限公司、瑞興橡塑有限公司、金川建材有限公司、置頂土石方有限公司、明佳停車場等,村集體當年收益20多萬元。季和女乘勝追擊,又先后成立了“鮮仙美”鵝業合作社、圣仙漁業合作社。近年來,季和女帶領村民創業,又陸續興辦了4家工業企業、4家服務企業,“騰籠換鳥”3家企業。她鼓勵30多個在外能人回鄉創業,帶動全村200多人就業。
村集體負擔村民的春、秋耕作費、家庭意外保險、家前屋后環境整治、以獎代補等費用,每年達30多萬元,每年對80歲以上老人、70歲以上老黨員給予慰問補助近10萬元。2018年底,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2019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30萬元。村里有錢了,一些想做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近年來,姚垈村投入300多萬元改造河道,綠化美化節點,新建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健身廣場,對舊莊臺整治、出新、提升,美化、亮化、綠化全部到位,成為姚王鎮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點。“季書記把時間、心血交給了鄉親們,讓她當這個‘家’,大家信任她。”80多歲的老黨員、退休教師姚文江動情地說,在幾次村黨總支改選中,季和女都全票通過。 班子建強了,興村富民的事業紅火了 季和女深知,姚垈村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一個堅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只有沉下心來、撲下身子,用心、用情服務群眾,才能凝聚起發展的合力。近年來,季和女帶頭提煉出“奮斗、超越、擔當”的姚垈精神,建立了黨員微信群,完善了黨員志愿服務結對機制,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做到“困難面前找黨員,勇挑重擔是黨員,重要工作有黨員”。她發動老黨員自編《新姚垈》小報,進行村史、家史教育,挖掘紅色、傳統文化資源,豐富黨員、村民的精神食糧。她主導成立了全鎮第一個村監委會,加強村務、財務監督管理。多年來,姚垈村在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上抓得嚴、管得緊,深受群眾好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2019年,姚垈村參與的“村級黨小組建設”書記領題項目被評為全市“二十佳項目”。季和女先后獲評“江蘇省巾幗建功標兵”和泰州市“我最喜愛的共產黨員”“最美基層干部”。現在,季和女又把目光聚焦到“老大難”老城黃路,積極籌集資金200多萬元,風風火火改造、提升老城黃路本村段的1000多米路道。“我年齡也不小了,抓緊把這條民心路修好,不給繼任者留麻煩,也不想給自己留遺憾。”季和女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