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文化藝術節,既讓我們飽了口福,又讓大家享了耳福,太好了。”江蘇泰興濟川街道封兆林感慨。王坔村的翠冠梨栽植已有15年的歷史。今年,面積已接近1500畝,產量在2000噸左右。從2018年開始,濟川街道每年舉辦“梨園文化藝術節”,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讓梨園花香越飄越遠……
扛起社會責任,多方促銷解難題 “醉美梨園,情滿濟川。大家好!我是濟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周亞東,今天我為大家推介濟川街道的王牌水果——翠冠梨……”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分管農業的周亞東主動請纓,為農戶直播帶貨,在40分鐘的直播時間里,為農戶帶貨100余箱,創收5000余元。今年是第三屆“梨園文化藝術節”,變化的是越來越多的果農參與到活動中來,不變的是舉辦活動的初心,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早在2018年第一屆“梨園文化藝術節”上,大學生村官蔣玉就利用淘寶“蹲苗苗大學生村官創業店”幫助李學照老人銷售翠冠梨。李學照是王坔村的老黨員,70歲高齡時自主創業,承包了15畝農田,種植梨樹。得知梨子豐收,銷路不暢,導致梨子滯銷的情況后,蔣玉通過“互聯網+生態農業”的方式,在網絡平臺幫助李學照老人銷售翠冠梨,又與“好吃飽”平臺達成協議,拓展了梨銷售渠道,解決梨滯銷難題。
充實文化內涵,讓“梨園文化”滿堂春 國粹戲曲與“梨園”緊緊交織在一起。在首屆“梨園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就有越劇、京劇、錫劇、黃梅戲等輪番上演,讓大家一飽耳福,同時也奠定了“梨園文化藝術節”的文化內涵。第二屆文化節上,王坔村舉辦了“梨園飄香 國粹傳承”主題農事活動,來自鼓樓小學的京劇表演團隊為現場嘉賓帶來了豐富多彩的京劇表演,王坔村的特色梨園帶去了美味的翠冠梨,“梨園進梨園”將兩類梨園文化進行了完美融合。
豐富活動內容,讓大家共同參與 “梨園文化藝術節”不僅僅是招商引資、項目洽談的好去處,更是果農喜獲豐收、切磋技藝的大平臺。三屆文化節,每次都吸引眾多的市民參加。首屆“梨園文化藝術節”上,梨園百人繪,將梨園的美景用長畫布現場作畫并進行展示;第二屆“梨園文化藝術節”上,“相約梨花海”繪畫大賽和梨園垂釣行活動最受大家歡迎。參加繪畫比賽的小朋友們“以畫會友”,讓那個春天的梨花更加清香;而今年的“梨園文化藝術節”上品梨鑒梨活動別具一格,最后還評選出了梨王…… “‘梨園文化藝術節’,以戲曲搭臺,‘梨’來唱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在新時代的大道上,我們越走越遠,梨園的芬芳越發清香,沁人心脾!”濟川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建武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