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興市各相關部門進一步探索工作方式方法,改革思路創新舉措,全市服務質效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政府部門的優質高效服務,讓我們很是感動。”江蘇先進技電半導體項目負責人王振強講起前段時間辦理施工許可證的經歷,感慨良多。先進技電半導體項目立項之后,市行政審批局聯合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建局等部門,為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幫助企業很快拿到施工許可證,為企業早建設、早竣工節約了寶貴時間。 深化營商改革 “鐵腳板”多跑路
市發改委 牽頭將營商環境建設首次納入機關部門年度績效考核,倒逼“六大行效”110項任務清單壓緊壓實。委托第三方機構對上半年營商環境建設進行滿意度調查,牽頭組織指標分析會,協同責任部門,針對2019年營商環境工作考評短板弱項,分析原因癥結,督促整改提升。 市工信局 精準服務企業發展難題。深入推進“雙五一”行動計劃,全面落實《責任清單》,大力推廣、使用“泰企通”APP,搭建線上+線下服務平臺,有力保障全市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建立包片服務制度,明確“園區+鄉鎮”服務片區,常態開展月度走訪服務。持續放大企業家座談會品牌效益,共計召開企業家座談會4期,交辦落實問題56件。 市司法局 進一步拓展“法律創客空間”各項工作,主動與“三區三園”及各鄉鎮聯系,爭取建立影響力更大的司法服務平臺。進一步深化“六訪六助”司法護企行動,構建幫扶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機制,建立法官“一對一”法律問診、巡診制度。定期開展“法企沙龍”、工商聯、行業協會聯席會議等普法活動,營造更加透明、公正、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提升服務質效 “大數據”多聯動
市行政審批局 堅持“馬上辦”。加快突破“一長四多”審批疑難問題,力爭再梳理一批即辦事項。加強“全科窗口”建設,推進一口清、一窗式、一條龍服務。拓展“網上辦”,全面提升“一網通辦”功能,提高線上服務能力和“不見面”審批覆蓋率。加強政務數據整合,不斷打破“信息孤島”,實施“互聯網+監管”工作,推動“數據跑路”,探索“智能辦”,切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便利條件和良好環境。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進一步完善OA辦公系統,所有涉審材料全程內網流轉,讓數據“網上跑”代替群眾“路上跑”。將系統所有許可事項納入代辦范圍,實行不見面審批、主動代辦服務。 市住建局 所有審批(服務)事項承諾時限在法定基礎上已壓縮三分之二以上,所需提供的材料由最初的128件縮減到76件,目前已進一步縮減到28件。 市商務局 認真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及相關配套政策,嚴格執行最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實行“非禁即入”;為企業籌建、設立、項目落地、運營、投訴等經營環節提供“一條龍”服務,進一步優化外來投資者《一卡通》制度。 緊抓項目建設 “指標數”多領先
經過泰州市認定,上半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5個,計劃總投資146.5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42個,實際完成投資65.8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5個。扎實推進“三比一提升”,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億元以上項目、 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等8個指標均列泰州第一。
|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7月31日,泰興市今年新增市場主體9803戶,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與2019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多種便捷舉措的落實推進,使得全市市場主體數量在泰州市第一個突破10萬戶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