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泰華庭小區垃圾無人清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塞納公館消防通道被劃出了整齊的標線,朝陽安置區的安保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小區內坑坑洼洼的步道也煥然一新……
家住姚王鎮城郊小區的居民們發現,環境越來越美,日子越過越舒坦。
隨著泰興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姚王鎮轄區內先后建成16個小區。安置房與商品房、原住民與外來戶相互交織,農村生活習慣與城市化居住環境的沖突日益明顯,管理缺位、環境臟亂差等問題突出。
姚王鎮黨委以興泰華庭、塞納公館、朝陽安置區為試點,積極探索城郊新建小區治理長效機制,把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延伸到社區最末梢,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回應到“家門口”,讓轄區居民幸福感倍增。

健全組織機制 筑牢基層堡壘
根據建成區小區樓棟分布狀況、人口密度等合理劃分治理網格,與此同時,同步調整黨組織設置,實現建成小區黨組織全覆蓋。
東陽社區興泰華庭小區成立了黨支部,朝陽社區將原蔡郭支部和前營支部黨員進行重新整合,在安置區內根據不同的樓棟科學劃分多個黨小組,理順黨員組織關系

黨員干部帶頭 深入一線解難題
鎮黨委從鎮機關和相應社區專門抽調黨員成立專門工作組,全天候負責小區治理整頓。工作組進駐興泰華庭小區后,共梳理6個方面80多條問題,并逐條整改銷號。
充分發揮住戶黨員和在職黨員的作用,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帶頭清繳陳欠物業管理費,引導居民增強依法繳費意識。
疫情期間,廣大住戶黨員和機關在職黨員主動參與卡口執勤、防護宣傳等志愿服務,贏得了住戶的一致好評。
引導成立業委會 夯實小區自治基礎
一系列難題的有效解決,紓解了民怨,凝聚了民心,為業委會選舉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工作組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廣泛宣傳動員,普遍征求民意,保障每一名業主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在工作組的指導下,各小區自下而上進行推薦、反復醞釀、綜合考察,特別是對群眾認可的黨員、社區“兩委”成員,優先推薦參加業委會競選。
目前,朝陽小區、興泰華庭小區、塞納公館等多個小區已完成業主委員會選舉,小區自治有了組織基礎,居民主人翁意識得到增強。
突出優質標準 選聘物業強服務
業委會成立后,工作組幫助考察物業公司、制定服務標準、組織環境整治、開展進場交接。興泰華庭小區物業公司進場以來,小區安全保衛、環境衛生、設施維保等方面發生了質的變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物業公司與社區干部一起織密疫情防護網,嚴格住戶和流動人員登記管理,保障了小區居民的健康安全,得到多數業主認可。
用好黨建這枚繡花針,穿起小區治理千條線,筑牢社區治理“紅色堡壘”,彰顯真情服務“紅色力量”。
姚王鎮黨委將進一步堅持“末梢治理、為民服務”工作要求,推動黨的“神經末梢”和社區治理的“基礎單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推動社區黨建機制不斷增強,逐漸破解小區治理的難題,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