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泰興市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向好,地區生產總值實現了從一季度-6.2%到上半年0.5%的反轉,高于泰州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09億元,穩居泰州第一、全省第七;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2.5%,降幅較一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總量和增幅均在泰州排名第一。以高質量項目第三次成為泰州觀摩活動主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億元以上項目、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等8個指標均列泰州第一。

面對百年不遇的疫情沖擊,我們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我委積極發揮物資綜合保障組組長單位的職能作用,及早研判、快速反應,牽頭做好全市服務業企業的復工復業和“六穩”“六保”工作,印發“六保”任務工作清單6項48條,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助力各類市場主體抗疫情渡難關,做到企業服務不“掉線”、經濟發展不“斷鏈”,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加快培育特色產業。開展園區特色化發展三年行動,確立園區各自重點發展的“地標”產業,建立特色產業鏈發展鏈長制,每個產業制定一套市場化開發推進機制,繪制一份產業鏈生態構建圖譜,組建一群產業協同創新聯盟,創建一個高端型科技研發平臺。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積極開展試點工作,大力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助推制造業動能轉換。——市發改委主任 馮翔

經濟指標的好轉,為下半年工作的開展奠定了信心、鼓舞了干勁。馮翔表示,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要求,要把抓項目作為抓轉型抓發展的牛鼻子,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變、標準不變,突出以特色論英雄、以畝產論英雄,全力以赴推進重大項目招引建設。進一步聚焦優質項目建設,扛起“責”、突出“招”、強化“推”、注重“實”,推動項目招引建設取得新成效。
在“責”上,準確把握形勢,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壓艙石”作用,為穩住全市經濟“基本盤”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招”上,謀劃辦好第十屆銀杏節、服務業專題招商活動,努力在重大項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確保下半年新簽約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8個以上。在“推”上,項目開工之日,就是向投產達效沖刺之時,強化閉環管理,以更快節奏、更高標準推動項目建設,確保下半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50億元以上項目1個。在“實”上,組織竣工項目質效評價,落實責任,建立督查、銷號、清退三項機制,確保在項目達產達效率、購置設備抵扣稅、新增入庫稅收、規上企業轉化率上實現“四個明顯”提升。——市發改委主任 馮翔

優化營商環境是“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的關鍵點,馮翔表示,繼續打好“制定考核辦法、編制5項清單、舉辦直播訪談、加強中介管理”四位一體的組合拳,細化落實“六大行動”110項任務清單,提升推廣“泰省心、心連心”直播品牌效應,將紓困惠企政策直達基層、落地見效。

進一步聚焦企業關切,疏通項目推進堵點,深入開展容缺預審、并聯審批,堅決啃下暢通綠色審批通道“硬骨頭”;加強管理考評制度的落實,強化跟蹤督辦,提升中介服務水平,堅決消除“中梗阻”;繼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月度推進會,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有的放矢、精準施策、久久為功,堅決拿下優化營商環境110項的“硬任務”。確保審批效率、中介服務雙雙提速30%以上,客商和企業對全市營商環境的總體滿意度達到90%以上,在泰州排名第一全省排名靠前。繼續梳理匯編近期新出臺的二十大類50條惠企政策,并加大政策的解讀宣傳力度,持續為企業推出優惠政策“大禮包”,盡最大可能讓政策紅利惠及到所有市場主體。——市發改委主任 馮翔
“聚焦高質量、奮戰下半年、收官十三五、奪取雙勝利”沖鋒的號角已經吹響,打好目標必成的總體戰、克難求進的攻堅戰,積小成為大勝的持久戰,馮翔表示,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我們要努力把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落下的進度趕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好成績圓滿收官“十三五”。同時,抓緊謀劃泰興“十四五”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