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河道整治以來,河道變寬了,河坡變綠了,水面干凈了,能跟過去一樣在河里淘米洗菜了,平時得了空閑,可以去河邊的綠化小道上轉轉,鍛煉鍛煉身體,真是愜意!現在的農村可不比城里差,它們的景觀河我們這也有,我們的環境更美,空氣更清新,在以前是敢也不敢想的。”居住在珊瑚新村“7”字河邊的黃南華說道。近幾年,珊瑚鎮全面落實河長制,逐年實施活水工程,打造示范中溝及莊河,鎮容鎮貌得到全面提升,河道舊顏變新顏,綠色蔥郁,色彩鮮艷,如同美麗的畫卷,群眾越來越滿意,紛紛為河道整治工程點贊。
“鐵腕”整治涉水違建,河道“血脈”暢通無阻 “違建不拆,劣水難除,河道違法建設的存在,是影響水環境治理的沉疴痼疾,必須向違章建筑“亮劍”,持零容忍態度,把鐵腕整治涉水違建作為河道治理的破題之舉,讓河道暢通無阻。”珊瑚鎮洋港村黨總支書記劉美萍介紹,洋港村是與靖江、如皋交界的邊遠村,地處圩區,地勢低,河道較多,全村共有23條莊河,多種原因致現有莊河污染嚴重,水生植物多,水質差;多處違章建筑侵占河道、河坡,導致水系不通,嚴重影響河道外觀及引排功能。對此洋港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洋港村村莊河道違章建筑拆除方案》,明確村居干部主體責任,成立了村支部書記親自抓、村主任親自督、村一班人聯動拆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整治范圍和目標,以“問題清單”為導向,因河施策,強化工作措施,抓實抓細河長制工作,確保河道治理出成效,搭建了“水面―水邊—岸線”的立體整治網絡。今年來已拆除違建房屋12處、面積約1300平方米,清理蔬菜瓜棚11個;同時疏浚河道12條4230米;實施生態護坡4條1780米;開挖、溝通水系5條492米;拆壩改方涵5座、橋梁2座、圓涵14座、蓋板涵6座;拆除廢壩7條,配套建設沿河道路1.8公里。
“柔腕”宣傳護河政策,河道“思想”深入人心 “通過政府的宣傳,我們學到了很多關于河道的政策,了解了河道的重要性。現在我們大家對河道整治都非常的支持,河道整治為了改變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更是為了我們的后代子孫造福。”家住洋港村的陳伯說道。群眾傳統的占用河坡、扒坡種植的思想根深蒂固,對護河政策和河道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要想把河道整治好就要先改變群眾的思想,讓護河的思想深入群眾心中。為此珊瑚鎮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直面群眾的柔和宣傳形式向群眾全方位宣傳河道治理工作的政策和意義,全面提升群眾意識,截至目前,全鎮共懸掛橫幅20余處、廣播宣傳50余次、網格入戶走訪350人次、張貼標語160余處。同時設立河長公示牌,三級河道共設置100塊公示牌,清晰地標注著河道名稱、河流概況、管護目標、各級河長及河長辦的電話號碼等信息,讓群眾了解河道,動員村民積極配合、支持并參與到河道管護工作中來,共同維護水清岸綠的水環境。
“眾腕”守護管護成效,河道“新顏”永駐不衰 “群眾愛河護河意識對開展河長制工作至關重要,整治時難管護更難,管護不只是政府、村(居)的工作,更需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通過群眾的力量來守護好現有成效,讓河道新顏永遠保持下去。”珊瑚鎮副鎮長項鵬說道。珊瑚鎮將河道變化形成宣傳報道,將河道美景拍成宣傳視頻,讓群眾隨時了解舊顏換新顏的過程,激發群眾保護現狀的熱情,鼓勵群眾參與到成效管護中。看到河道的變化,群眾思想隨之改變,紛紛爭當“民間河長”,自發組建了30余人的“民間河長”隊伍,不定期的義務巡河,撿拾垃圾,維護本村的河道環境,為提升河道“顏值”助力,發揮眾腕作用。
珊瑚鎮穩步推進河長制,三級河道齊抓共管,各村(居)爭當典型,今年已在全鎮實施躍進中溝、秀才港支溝綠化工程,清理骨干河道“四亂”8處、拆除中溝違章建筑15處、整治黑臭河道13條。珊瑚鎮將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力爭通過持續的努力,全面提升“水清、岸綠、流暢、景美”人居生態水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