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木村,地處江蘇省泰興市主城區東南郊,曾是泰興舊十景“東郭朝陽”的一部分。清康熙年間設置桑木村,已逾三百年。滄海桑田,如今的桑木村,山水人文兩相宜,不止有田野,也有“詩與遠方”。
“老扁擔”改變舊面貌 “如果身體允許,我要干到80歲。”被村民們親切地譽為“桑木扁擔”的老書記蘆玲芳,先后被授予“全國新長征突擊手”“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她18歲進桑木村工作,40多年來,用一位女性的柔肩,挑起了發展的重擔子,將桑木村由一個落后村、貧困村,變成了現在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幸福村。
她帶頭踐諾,帶頭招引項目,引進姚王鎮首家外資企業,發展集觀光、種植、垂釣、休閑為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鏈,解決本地閑置勞動力70多人,增加群眾收入60多萬元;她恪守“當家”諾,帶領黨員、群眾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在全市率先實施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建成新型農民公寓700套;幫扶困難群眾10多戶、捐助錢物近10萬元,發動村干部每人結對聯系5戶困難家庭;將桑木村建設成為道路硬質化、村莊園林化、河道清潔化、路燈亮整化、農業產業化的民富強村,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村、全國巾幗示范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泰州市十強村等。 “接力棒”展示巾幗志 馬鳳里,老書記蘆玲芳的獨女。大學畢業后,她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選擇在大城市嶄露頭角,在上海從事裝飾材料工作,并因業績突出多次被派往國外交流學習。可從小受到母親的深刻影響,桑木的鄉音、鄉情已融入她的血液。2010年,馬鳳里毅然放棄企業高薪,順利通過招聘考試,回到家鄉工作。到村后,她從一名普通的村干部做起,在母親的指導下,事事親力親為,往低收入戶家中走、到田間地頭去。
“從我母親手里接過桑木新時代發展的接力棒,深感肩上責任重大。近年來,桑木村把創建國家森林鄉村和美麗鄉村作為目標,在旅游資源整合、人才引進等方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桑木村黨委書記馬鳳里表示,村兩委一任接著一任干,用勤奮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目前,桑木村森林總量得到循環擴充,全村森林覆蓋率達44.80%,居全市第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達到95%以上。2020年5月份,桑木村成功獲批“國家森林鄉村”。 “新思想”涵養精氣神 馬鳳里表示,桑木人克服小勝即滿、小富即安的心理,老村改造、小區建設和環境整治同步推進,強化生態基礎設施建設,以觀光旅游農業為基礎,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桑木之路”。
桑木村創辦“桑木人”小報,宣傳身邊的先進典型,謳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業、特別能奉獻”的桑木精神,引導全體干群學有榜樣,干有目標。“一有空就喜歡來這里看書,這里有自習室,夏天能在這里避暑,補充‘精神食糧’,村里也有了桑木人專屬‘書吧’!”“記得江東詩句好,淡煙紅綠詠桑木。”桑木人十分自豪。
在這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融合道德講堂、志愿服務站、農家書屋、綜合性文化中心,打造精神文化新家園;在這里,黨的創新理論、文明新風、文化惠民生根發芽;在這里,凝聚人心,激勵大家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與時俱進,開創生態美、百姓富的“雅淡清美、富強桑木”新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