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濟川街道西郊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樓,社區居民蔣愛紅和朋友們相約在舞蹈室練歌。由于最近雨水天氣較多,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影響,社區全新的舞蹈室給他們提供了很大方便。 蔣愛紅介紹:“我們以前在防空林唱歌,每天都會唱2個小時左右。但這幾天天氣不好,聽說社區開了一間活動室,我們就來了,這里的環境蠻不錯。”
為打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推動文明實踐活動更富活力、更具成效,西郊社區高效、高質量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并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全方位服務群眾。作為打造的居民一體化精神文化綜合性服務平臺,西郊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總建筑面積800平方米,內設志愿服務站、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器、書畫室、未成年人活動室、四點半課堂等10多個功能室。
除了基本的社區活動功能外,西郊社區結合轄區內市場多、個體工商戶多的特點,打造特色項目——創客空間和紅色直播間,針對現在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的發展趨勢,幫助轄區商戶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摸索出一條新的發展路線。
西郊社區充分挖掘社區周邊資源,以“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為核心理念,以站點為中心,搭建了社區服務信息共享平臺。工作人員吳沛奇介紹:“目前,這里已經吸納了金馬商貿城和瑞泰廣場的一部分商家。我們將針對他們的特色產品,進行網上帶貨直播。同時,積極與第三方培訓機構合作,推出了古箏、烘培、架子鼓等培訓項目,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以心連心志愿服務站為依托,西郊社區吸納各行各業的志愿者300多名,組建愛心醫療服務隊、扶貧濟困服務隊、環境保護服務隊、法律援助服務隊、治安聯防服務隊、便民服務服務隊、宣傳教育服務隊,常年開展助學、助殘、助老、水質監測、環境保護等志愿服務,每年捐款捐物慰問困難家庭和留守兒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