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江蘇泰興根思鄉架起聯系廣大黨團青年的橋梁與紐帶,發揮基層團組織示范帶動作用,縱向提升能力,立體延展思維,以“青春+”的姿態擁抱新思想,以“青春+”的活力凝聚新力量,為奔向鄉村振興之路創造出“青春+夢想”的無限可能。
“青春+筑夢”,聚智聚力展風采 新技術、新業態撲面而來,根思鄉用“青春+科技”“青春+技藝”的“青春+N”澆灌夢想之花,為振興之路添磚加瓦。龍溢端子團支部將青年組織起來,學習“工匠精神”,開展“五小”創新創優活動,讓職工提升能力的同時,更多了一份歸屬感與成就感。鵬江電子團支部開展青年拜師結對活動,形成“日常培養—技術練兵—能手競賽—擇優推薦”的方式,使工作室成為青年技工成長沃土。技術員顧萌就攻克難題,成功設計出17種通用工裝及68種專用工裝,為公司降本增效,完善百項產品流程管控。根思鄉以“技術”為題、以“本領”為點,搭建“青年技工工作室”,開展面向職工、面向社會的宣講競賽活動,滿足了青年創業立業的需求。在機關,重點打造“青年干部夜校”品牌,抽出時間開展活動,針對機關青年業務工作,提升能力,“激流勇進辯論賽”辯時事輿情、“致敬戰疫英雄演講比賽”贊英雄業績、“誦中華經典詩詞大賽”傳紅色基因……“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中,青年人大有作為、大有可為。”根思鄉黨委書記丁忠強說。
“青春+鑄夢”,同心同向共奮進 “看著家鄉越來越好,自己也想出力。很感激出生的這個時代,我們會用更多的行動證明青年人行!”雙聯村青年志愿者鞠亞萍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根思村返鄉大學生唐燕召集本村及周邊20多位大學生,成立青年突擊隊,配合開展卡口駐守、上門排查等,28名志愿者主動爭當“駐廠員”,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受疫情影響,南湖村牡丹滯銷,志愿者于洋領著20多位志愿青年化身“帶貨主播”,在朋友圈代言,借助“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介,不到幾日,滯銷變暢銷,農戶心里樂開了花。義務獻血現場、“事實孤兒”家中、困境少年身旁……一個個現場,都有根思青年積極向上的身影。
微光成束,聚沙成塔。在這片紅色熱土上,根思青年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以身作則、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在鄉村振興之路上,不畏苦難、無畏挑戰,共踐“三個不相信”精神、共綻青春無限光彩、共奮美好小康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