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名字來源于烈士;TA,是江蘇省文明村。從曾經遠近聞名的臟亂村,到如今的“綠富美”示范村,泰興市分界鎮開綠村,經歷了什么?
開綠村地處分界鎮最北部,由4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轄32個村民小組,1653戶、5307個村民,耕地面積5309畝。 開綠村原叫開祿村,以烈士周開祿名字命名,村莊合并時,開“祿”村被改成開“綠”村,村黨總支書記周玉春給出的解釋是“這是一片烈士用生命捍衛的紅色熱土,大伙兒都希望這里既百業興旺,又美麗宜居,日子越過越幸福”。 準確把握脫貧之“勢”,精準推進發展之“策”,開綠村兩委干部以時不我待之志,奮力建設民村富裕、村容整潔的新開綠。 1、脫貧 富民 在金潤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內,村民顧為貴每天都會早早地來這做一些手工活兒。
顧為貴:“孩子上學,我身體有殘疾,走路不方便,老母親去世前眼睛看不見,村里便將我列入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 為了讓顧為貴家穩定脫貧,村里將他介紹到家門口的企業務工,讓他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在外地上學的孩子也享受了低保政策,拿到了助學貸款。最讓顧為貴高興的是,家里的危房也改造好了。 村民徐云生在村里的公益崗位做環衛工作,一年可為他帶來12000多元的收入,穩定脫貧后,他說自己會努力工作,讓生活過得更好。 低收入農戶成功脫貧,怎樣讓村民的日子過得更好呢?開綠村人才輩出,“新鄉賢”的作用在這里生根發芽。 村民王紹富投入近百萬元,為村民鋪路、架橋、安裝路燈;轉業回鄉創業的徐紅兵,探索綠色循環經濟,引領村民創業致富;90后小伙周鵬利用電商將家鄉的禽蛋銷往全國,分界綠殼雞蛋廣為消費者喜愛……依靠政策幫扶、就業、創業等多種渠道,開綠村的村民踏上高質量小康發展的“快速路”。 2、開源 強村 最近,開綠村王橋小學荒廢已久的校舍熱鬧了起來,村里組織隊伍,對這里實行拆除并新建標準廠房。預計標準廠房8月底交付,建成后每年將為村集體經濟帶來13.9萬元的收入。
村黨總支書記周玉春:“我們將在這里建設一座14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配合廠房建設,我們還將周圍出行的道路,以及周邊環境問題一并解決了。” 在王橋老村的舊村部,這里的廠房月底就要正式啟動擴建工程,除了拆除廢舊的部分,還將按照企業生產要求,新建廠房排水、內部設置等設施。這項工程將為村集體經濟年帶來近5萬元收入。 王橋小學和舊村部的改建是開綠村盤活集體資產的一個縮影。 開綠村在區位優勢不夠優越的情況下,不斷招引能人回村創業,盤活利用村集體資產資源,通過標房出租,舊村部盤活,土地流轉收益,低效集體土地發包租賃和招商引資等,千方百計發展村集體經濟,逐漸形成了個私企業和高效規模農業“雙輪并驅”的產業格局,村集體經濟增收亮點頻現。 村集體經濟收入打開了增收的源頭,開綠村村莊基礎設施實現了大換血,村民關心的民生實事有了落實,一個富裕、文明、美麗的開綠村正展現在我們面前 3、生態 文明 河水潺潺、草木蔥蘢,進入開綠村,一幅夏日的鄉村美景在眼前舒展開來,很難想象這曾是臭氣熏天、河水臟臭的村莊。
開綠村曾是分界鎮數一數二的畜禽養殖大村,2015年之前,村里養殖戶一度達到120戶,生豬一萬頭,蛋雞10萬羽,大量的糞污直接下了河。臭味熏天、污水橫流、蚊蠅成堆,成了開綠村躲不開的“標簽”,當初將“祿”改為“綠”的初衷似乎成了一個笑話。 2016年,泰興市投入1000萬元,率先在開綠等村試點推廣“戶用蓄糞池+田頭調節池+大田利用”模式,疏堵結合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開綠村六組養殖戶周開澤現養殖蛋雞1200羽,自建的10立方米戶用蓄糞池被水泥板蓋得嚴嚴實實,只留小小的進出口。通過大小池的調節,雞舍的養殖糞污儲存、排放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 開綠村還探索出了整治畜禽糞污“3456”工作法,以網格為單位實行網格化+實名制+公示欄,對養殖戶日常管理、技術指導、監督管理等全程動態紀實,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對考核不合格的養殖戶關停整改。開綠村的衛生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環境衛生改善了,村里的鄉風民風也隨之提升。 村里的紅白理事會在村民中有口皆碑,大小紅白喜事都在這里操辦,每年紅白理事會幫助村民代理辦事150場以上,幫村民節省的費用達到80萬元以上。去年,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掛牌運營,組建的九支志愿服務隊,以服務為目標,定期組織社會上的志愿服務者為社會弱勢群體、公益事業提供正常的服務。崇尚節儉、科學文明、移風易俗厚植在開綠村村民心中。 開綠村集體收入從2016年的35萬增長到2019年的64萬,去年年底人均純收入超兩萬元;修建的16公里主干道循環線覆蓋80%以上的村民小組,沿線亮化綠化到位;7條中溝、1條干河、23條莊河整改到位;全村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133戶,262人,已全部脫貧......
書記有話說 農村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基層組織工作目標。我們下一步將圍繞更高水平小康建設,來進一步推動各項基礎工作的開展。一是要抓經濟發展持之以恒不松勁,其次在社會穩定這塊,我們一如既往地推動鄉風民風的進一步好轉,進一步融洽黨群干群關系,優化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開綠村黨總支書記周玉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