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言:醫者,大義為民。無畏阻擊疫情,傾力守護健康,是一名醫生的職責所在,更是一名黨員義不容辭的應有擔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持“人民至上”,將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以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詮釋好新時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17年前,他主動請纓抗擊非典;今年,他臨危受命阻擊新冠。他始終牢記黨員身份,以護佑百姓安康為己任。他,就是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房三友,近日被評為泰州市優秀共產黨員。 主動請纓抗非典 房三友今年54歲,身為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的他,只要一到科室就忙個不停。檢查重癥病人,解答家屬疑問,接待外地求醫者,上班不到一小時,他額頭就已滲出細細的汗珠。 “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忙碌。”房三友說,1990年7月,他畢業于南京醫學院臨床醫學系,1991年10月成為市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憑借認真嚴謹的作風和不斷進取的精神,2003年他晉升為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成為科室的骨干之一。 2003年4月初,市人民醫院收治一例從廣州回鄉診治的疑似患者,很快打響了抗擊非典的戰役。37歲的房三友主動請纓,投身一線抗擊非典,年富力強且業務出眾的他被院領導任命為專家組副組長。 房三友介紹,當時有兩個從北京回來的疑似病人,被隔離治療1個多月。在此期間,他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設備,如同蒸桑拿一般,內衣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工作消耗大,但當時的食宿條件有限,人很快就消瘦下來。 讓房三友難堪的是,因為參加抗擊非典,不少熟人一見面就直接繞道而走。“治病救人,是醫護人員的天職。”他牢記醫生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難,積極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直到疑似病人出院后,又接受了一段時間的隔離。 因為參加抗擊非典,房三友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回家。
再上一線阻疫情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作為呼吸內科的帶頭人,又擁有抗擊非典的豐富經驗,54歲的房三友再次臨危受命,擔任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 呼吸內科是全院最忙的科室之一,房三友只好兩頭兼顧。為此,他堅持白天用手機和專家組成員交流,晚上召集大家到新區院區開會討論。從牽頭負責診治、流行病學調查、影像診斷、信息上報到督導防護,房三友事必躬親,經常忙到凌晨一兩點,但他絲毫沒有怨言,第二天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中。 我市首例確診患者陳某到發熱門診就診時,無明顯發熱及咳嗽,肺部CT無典型的新冠肺炎改變,根據當時的指南,不符合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標準。 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術和豐富的診療經驗,房三友召集專家組成員連夜開會討論,決定將其收治入院留觀,并進行核酸檢測。最終,檢測結果呈陽性,患者陳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疑似病例一旦漏診,就會造成新冠肺炎的傳播。”房三友說,作為組長壓力非常之大。在一個多月的戰“疫”期間,他帶領專家組成員不分晝夜,24小時響應診治需求,對每名患者負責,不放過每一個疑點,共會診各類患者近千例,第一時間隔離傳染源,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為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雁冰說,作為專家級組長,房三友主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非常辛苦,經常一工作就是24小時甚至48小時。通過他的一言一行,自己看到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品質和言行。
患者康復最欣慰 自1991年到市人民醫院工作以來,房三友始終保持高尚的職業道德,不斷積極進取,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走上科室領導崗位后,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計較個人得失,帶頭遵章守紀,做好本職工作。 在治療中,房三友堅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理解他們的痛苦。為了加快患者康復進程,他積極和患者溝通,耐心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爭取患者的配合,助其早日康復。隨著時代變遷和科技發展,呼吸科技術日新月異。 李老今年78歲,10年前病情經房三友確診后,就一直按照他的醫囑接受治療。每次查房時,房三友都會仔細詢問老人病情和感受,臨走時都會反復叮囑服藥和其他事項。李老激動地說:“他的醫德和醫術都很高明,每次都很認真負責地給我檢查。” “房主任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的好領導。”呼吸內科主治醫師殷欣說,他為年輕醫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因為工作年限較短,遇到危重病人無法確定診療方案,我就請房主任幫忙把把關。而房主任每次都不厭其煩,在旁邊耐心地指導我,讓我快速成長、獨當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