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由2016年的10萬元到2019年的55萬元,4年增長5倍。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6692萬元到2019年的27996元,4年增長近70%。宣堡鎮梅埝村正用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干勁,實現全村2015名村民共同富裕的夢想。現場一:泰興市金藝鞋業有限公司
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讓村集體的腰包鼓起來,才有為村民服務、辦事的本錢和底氣。那怎樣才能壯大村集體經濟?梅埝村盤活村里閑置資源,將集體土地租賃給企業,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此外,梅埝村順勢而為,投入120萬元入股鎮級標房,建成后出租,每年又增加村集體租金及分紅收入近16萬元。 泰興市金藝鞋業有限公司老板 季萍: 租的村里的地皮,自己建廠房的時候,在用地、與村民溝通方面村里幫了很多忙,替我解決了很多麻煩,只要有什么問題、困難,村里都是第一時間過來幫我。 梅埝村集體經濟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村民的就業率也越來越高。
梅埝村充分發揮地處鎮工業集聚區的優勢,成立“泰興東之方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組織人員清理垃圾、打掃衛生、修剪苗木、施肥治蟲。同時,設立公益崗位,優先安排6名低收入戶就業,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實現村集體和低收入戶“雙增收”。 村民 高伯喬: 我們家家庭條件相對差點,村里照顧我們,讓我們在物業公司工作,每個月有了固定收入,足夠貼補家用。
低保戶 高志拓: 物業那邊一個月能拿到1500元,再加上村里給我和小孩辦的低保,一個月也能拿到1000多,一年也有三四萬,生活能維持下去。
現場三:村部精致小游園
數 說 投入70多萬元,新建了梅東六組、梅西一組、三組和梅東五組村組、梅西六組通宣堡港道路,總長度1650米; 投入20多萬元用于村辦公室南北路擴寬及配套設施; 投入80多萬,完成莊前溝兩側木樁生態護坡以及綠化工程,做到坡平、岸綠、水清;投入20多萬元新建進村節點2個,占地面積1500㎡; 對全村莊河進行了活水工程,在河長制工作上對宣堡港進行集中整治,共拆除吊機5座,違建房屋4處,新安裝路燈56盞。 白墻黛瓦的居民小樓整齊劃一、曲徑通幽的小游園環境幽雅、四通八達的村莊道路全部硬化……我們想要的正是這樣的生活!
書記有話說: 人居環境方面,我們計劃在9月2日前對全村人居環境進行全方面打造;村集體收入方面,我們已經征用了5畝土地準備新建4000平方的多層廠房,預計增加40萬元的村集體收入;脫貧返貧方面,我們將對有返貧跡象的和邊緣區的村民,想辦法增加他們的收入來源。——村黨總支書記 郭衛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