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既能幫貧困戶脫貧,也不增加村里經濟負擔,實在是太好了。”江蘇泰興姚王鎮阡垈村黨總支書記殷峰慶介紹,方阡八組的戴榮先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村里給他提供了公益性崗位,這個月領到了850元的工資。而戴榮先的崗位工資,則由村里的鄉賢李國平全額捐贈。這是姚王鎮捐贈公益性崗位收獲脫貧成效的一個縮影。
個性定制崗位,讓發展空間橫向拓展“一寸”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姚王鎮以建檔立卡貧困戶、低收戶增收為重點,把“公益性崗位+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抓手,共設置各類公益性崗位15種,定向安置“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未就業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為貧困戶提供“政策福利”。為進一步擴大公益性崗位惠及范圍,姚王鎮針對弱勞動能力和半勞動能力貧困戶,在傳統公益性崗位基礎上,探索設置矛盾勸解、政策宣傳、防火看護等勞動強度不大、專業技能不高的特殊性公益性崗位。招錄中,優先保障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同時考慮脫貧邊緣戶、特困戶、意外受災戶的就業,確保公益性崗位安置給最需要、最困難、最迫切就業的人。
在拓展崗位設置的基礎上,姚王鎮想方設法供給,將“提供公益性崗位”作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附件,并根據標的大小,每50萬元提供1個公益性崗位。“2019年以來,姚王鎮集鎮管理和中溝水環境整治實行了市場化保潔,根據測算,提供5個公益性崗位。”姚王鎮副鎮長錢雪峰介紹,目前全鎮共設置各類公益性崗位112個,已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86人。這些公益性崗位的設置,不僅解決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同時改善了鎮村公共服務,解決了公共環境和服務設施無人管護的問題,實現了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雙贏。
鄉賢集智聚力,讓中堅力量向下扎根“一寸” “江蘇泰宇減速機認捐3個公益性崗位,泰興未來建材科技認捐2個公益性崗位……感謝各位鄉賢的慷慨解囊!”端午節前夕,姚王鎮石橋村舉行“共敘發展、‘益’路同行”鄉賢認捐公益性崗位活動,該村鄉賢爭先作為,共捐贈10萬余元,認捐了27個公益性崗位。姚王鎮是著名的減速機之鄉,來投資興業的企業多,這些“引進來”的精英經過多年打拼,將姚王當成了第二故鄉。今年以來,姚王鎮積極拓展“新鄉賢”內涵,吸納本地企業的“精英”加入到鄉賢隊伍中,引導他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老陳平時在村里掃掃地、除除草,現在變成工薪族,我覺得這樣的捐贈更有意義。”作為姚王鎮毛莊村的鄉賢顧建華介紹,他一直結對幫扶貧困戶陳正清,之前送點慰問金和慰問品,不能從根本上幫助他脫貧,現在鎮村發動認捐公益性崗位,他積極響應。目前,全鎮52位企業家新鄉賢共捐贈40多萬元,認捐了86個公益性崗位,實現了鄉賢認捐公益性崗位的全覆蓋,徹底解決了全鎮公益性崗位工資來源的難題。
強化“自我造血”,讓內生動力縱深推進“一寸” 設置穩定的、長久的、持續的公益性崗位,姚王鎮著力構建長效脫貧機制。與此同時,鎮黨委探索“三包服務+脫貧攻堅”,推動“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堅持把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相結合,堅持激發內力與用好外力相結合,堅持輸血扶貧與造血扶貧相結合,精準發力,改變少數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在公益性崗位的設置上,充分考慮貧困戶和崗位實際需求,開展崗前培訓,傳授工作標準、程序和紀律及安全注意事項,讓貧困戶“專業”上崗;同時購買意外傷害險,讓貧困戶“安心”上崗;簽訂勞動協議,工作時間和工作要求根據崗位不同而定,讓貧困戶“稱心”上崗。
“讓貧困戶到公益性崗位就業,不僅能解決生活脫貧問題,而且增強了自身發展動力,擯棄了坐在墻根曬太陽、等著政府發救濟的惰性思維,同時激發了全鎮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精氣神。”姚王鎮黨委書記潘明榮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