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泰興市濱江鎮躋身全國百強鎮第54位,連續2年獲得全市鄉村振興績效考核綜合一等獎、黨建法治單項獎。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開發區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鎮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總體保持平穩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牢、步子更穩。
堅持提質增效,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主要指標穩中有進。今年1-5月份,實現工業開票銷售301億元,工商稅收13.1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7389萬美元。1-5月份,共實施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89個(3000萬美元或5億元以上項目41個),總投資609.8億元。新簽約項目9個,在手洽談成熟度較高項目36個。 農業發展提質增效。糧食生產總體平穩,良種推廣率達100%。泰興市濱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開工奠基,招引實施1000萬元以上重大農業項目7個(其中億元以上3個),計劃總投資4.5億元。園區內高效農業建成面積1500畝,其中:核心區面積800畝,825大棚已建成450畝,200棟。生態廊道拓展區智慧農業大棚計劃建造20000㎡,已建成10000㎡。有序規范開展農村產權交易,1-5月份共成交標段397筆,金額達1327萬元,土地交易總面積達320畝。
堅持城鄉統籌,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扎實推進村莊道路工程。完成西江村西江二組道路建設。蘇三大道、何北一組進莊路、顧闞六、七、八組道路、小馬一號路拓寬工程,新生至陳元路、東元至周橋道路新建工程已進場放線。 扎實推進農村活水工程。實施17條農村河道整治工程(其中整治莊河12條、界河3條、生態治理小馬引水河、雙彭北后河2條重點河道)、總長18.258公里,拆壩建橋3座、拆壩建方涵2座,截止目前,各類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完成工程量的20%。 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序推進。新建1000畝示范區內泵站4座、道路1.99公里、涵洞17座、渠道1.25公里、人行步道0.93公里。6000畝農開項目有序推進。 人居環境持續優化。扎實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清理溝渠河塘106條,清理亂堆亂放5363處,整治村民小組279個。建立“周曝光、月通報、季觀摩”工作機制,強化明察暗訪和督查考核。新增成片林面積660畝,新增道路綠化10000米,完善農田林網面積5000畝,森林撫育面積2000畝,四旁植樹6萬株。全力推進生態廊道拓展區道路、綠化、重要節點等項目建設。圍繞主干道—十二圩中安輪紀念廣場—江堤—十圩通江河的村內循環線路改造提升基本成形;濱新線南延、母子圩路(南線)、七十二圩路、十七圩、丁圩路、中心路等道路建設有序推進。實施新星村十圩通江河、十七圩河、母子圩河、十七圩后河、村委會前河等6條示范河道建設工程,總長3.717公里,截止目前已累計完成工程總量的90%。扎實開展干河“兩違”、中溝“三拆兩清”專項整治行動。截止目前,干河“兩違”整治任務已全面完成,共拆除如泰運河沿線違章建筑20處、天星港2處、古馬干河4處,中溝拆除違章建筑60處。 堅持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民生保障不斷加強。“為民十件實事”有序推進。辦理被征地農民保障1064人。全面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繳工作,續繳率達97.38%,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續繳率達92.79%,低保、重殘等人員依政策享受繳費補助和減免,全力保障廣大群眾的權益。“創業富民”深入推進,開展就業服務惠企惠民“五進五送”活動1場次,征集并發布崗位信息1500個以上。 全力抓好生豬穩產保供。堅持生產與疾病防控兩手抓,穩步恢復生豬產能,確保打贏打好生豬穩產保供“陣地戰”。扎實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有序推進仁壽公墓擴建工作。組織開展民政資金發放對象全面核查工作,對低、五保實行信息動態調整,1-5月份共發放各類民政資金805.04萬元、臨時救助36.48萬元。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加強衛生和計生事業建設,持續開展“廁所革命”,做好改廁掃尾工程,積極創建“國家級衛生鎮”。加強文化陣地建設,開展惠民演出12場,全民閱讀活動10場,送書進村、進學校5000余冊,送電影下鄉24余部;建立健身站點長效運行維護管理機制。扎實開展以“點贊中國之治”為主題的演講活動和“讀來讀往”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書香村居”創建活動,五楊村、仁壽村、聯楊村等分別以“進萬家公益行”“書香惠農助振興”等為主題開展讀書活動;蔣港村村級校外輔導站,在開展趣味閱讀活動的同時,向學生、家長推薦一批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優秀讀物,形成“教師引領學生,學生影響家長,家庭推動社會”的良好全民讀書氛圍。穩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開展“志愿服務大集市”等系列有溫度、有力度、有內涵的文明實踐活動,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法治觀念明顯提升。社會大局安定和諧。深化平安濱江、法治濱江建設,“七五”普法有序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縱向深入,線索摸排、破網打傘、綜合治理持續推進,治安環境進一步改善。深化完善基層網格化社會治理,堅持領導干部接訪制度,公眾安全感測評繼續保持全市前列。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扎實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和違法違規“小化工”專項整治行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可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