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失鎮趙杜村推出“小老板+扶貧”的富民增收方式,創新村民之間“微矛盾”化解方式,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村民的腰包鼓了,百姓的心氣順了,村里的環境美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正在趙杜人腳下徐徐延伸……
“小老板+扶貧”助力富民增收 “哐,哐,哐……”在趙杜村黃新武辦的五金廠里,七八臺車床機運作不停,汽車部件用的墊片,正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村民黃連生患有哮喘病,生活困難,在村干部的介紹下,來到黃新武的五金廠上班。黃新武說,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就業崗位是自己的責任。找到工作的黃連生也很是感激:“我身體不好,干不了什么重活,偶爾還要掛水,一個月只能來這邊上班十天左右,可以拿到七八百元,我很滿意。” 近年來,趙杜村大力引導源自農民、扎根農村、長期與群眾共享共贏的“小老板”參與精準扶貧,探索實施“小老板+扶貧”模式,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幫助更多群眾通過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富民增收。目前,村里的服裝企業和五金企業小老板都響應村里號召,積極吸納低收入戶就業。“讓低收入戶到村里的企業找一份工作,既滿足了貧困戶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又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的困難,一舉兩得。”趙杜村黨總支書記徐勤表示。 目前,趙杜村小微企業已發展到15家,解決村民就業近百人,通過“小老板+扶貧”模式,脫貧群眾實現了穩定脫貧,村民收入實現了持續增加。2019年,趙杜村人均收入達2.68萬元。 “聽訴日”推動微矛盾化解 “徐書記,今天我們來反映我們兩家的土地界線問題。”“書記,情況是這樣的……”前幾天,徐勤剛走進會議室,村民就圍了上來。“不著急,慢慢說,一個一個來。”今年,趙杜村創新提出微矛盾化解“聽訴日”,充分發揮黨員、網格員作用,平時村民之間有什么問題,可以向黨小組組長、網格員反映,每個周三再通過會議形式集中解決,避免問題越積越大、矛盾越積越深。 針對相關問題,“聽訴日”會議上,村干部針對矛盾癥結,逐一分析,能夠辦理的,由村黨總支書記現場辦理;現場難以答復的,黨員代表和老干部代表各抒己見,初步形成辦理意見。村干部徐海榮介紹,僅5月份,他們就收集了15條村民問題,目前已解決14條。 “一些情況,缺乏明確的政策依據,也沒有可借鑒的先例,村黨組織只能創新方法,在情理法中找到結合點。”徐勤表示,村里會進一步總結固化“微矛盾化解”的思路和做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村莊增收促進民生實事提速 這幾天,戴廣輝的洋蔥豐收了,紫紅的洋蔥堆成了小山,二三十個幫忙采摘的村民也分享著豐收的喜悅。戴廣輝來到趙杜村承包土地種植蔬菜已經8年了,他承包了500畝土地,主要種植洋蔥和蘿卜。“和村里干部、村民都處得挺好的,村里還主動幫我爭取大棚上的扶持資金、機械補貼,平時遇到什么困難村干部都會熱心幫忙。”村民黃美英一直給戴廣輝幫工:“這個老板人不錯,我們在他這里打工,一天下來有百十來塊,工資都是日結,從來不拖。”此外,她家的三畝田也由村里統一流轉給了戴廣輝,每畝田一年可以得到800元租金。 近年來,趙杜村以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等方式,積極搭建能人返鄉、企業興鄉的平臺,吸引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新創業。通過各種途徑,2019年趙杜村集體收入達67.8萬元,建檔立卡戶29戶37人、五保戶21戶30人已全部脫貧。同時,村兩委投入更多的精力、財力拆除違章建筑,對黑臭河道進行清於、栽種河坡綠化等,提升村莊環境,辦好民生實事。2019年,鋪設了新曲河東660米硬質道路,建設了百姓大舞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2500平方米的農民文化休閑廣場等。 徐勤的筆記本上,工工整整記著今年要做的十件實事:建設兩個綠化節點、增設50盞太陽能路燈、鋪設潮汐港北水泥路300米、建設公廁2座、栽植花木3000米……全面小康之路依然在勤勞善良的趙杜人腳下徐徐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