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才能有一條清澈的中溝,有一條寬敞的好路?”江蘇泰興濱江鎮西江村,位于長江之濱。從逐水而居,到陸上定居;從羊腸小道,到康莊大道;從一年兩熟,到精耕細作。這些年,西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期盼就是村兩委努力的方向,種田先從治水開始,致富先從修路起步。”村黨總支書記周建中表示。
昔日,溝渠九曲十八彎;如今,貫穿全村的九九中溝,成為灌溉河、景觀河。中溝東側,拓成4米寬、1200米長水泥路;中溝西側,變成2000米長、6.5米寬的瀝青路。道路兩側豎起了55座太陽能路燈,成片的梨樹、桃樹,把兩岸裝扮得風情萬種。茶余飯后,村民們散散步、賞賞景。2016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萬多元;2017年,38.5萬元;2018年,48.5萬元;2019年,72.58萬元。枯燥的數據,見證著西江人奮斗的汗水和滿滿的幸福。
想辦法 讓村集體強起來 “西江村由張季、西江、臨江三個小村合并而成,東鄰江平路,西鄰高港大道。如今,交通變得十分便捷。”周建中坦言。發揮這一優勢,2018年,村里利用閑置土地,用好政策,籌集資金360多萬元,建成2200平方米鋼結構廠房,租給江蘇宇博機械有限公司,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2萬元,帶動村民就業30多人。江蘇格萊特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西江村引進的一家企業,現有員工40多名,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多萬元。村里數家企業每年為村集體增收30多萬元。
帶頭干 讓眾鄉親富起來 “以前,村里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出現拋荒田,沒有人種,且排水不暢。但我相信,事在人為,西江村會改變面貌的!”村黨總支書記周建中信心十足,因地制宜,開發特種水產養殖,他帶頭流轉80畝土地,個人投資45萬元,成立了全鎮第一家青蝦養殖家庭農場。在周建中的影響下,全村近兩年新增河蝦養殖面積218畝,村民畝均增收5000元左右。
真關懷 讓困難戶忙起來 2013年,村民常國香被查出肝臟疾病,家里花光積蓄為他做了兩次手術,為此還欠下5萬多元的債務。2016年,常國香被列入了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從這年開始,村里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一戶一策”。有工作能力的,安排到公益崗位或者企業就業,對五保戶實施政策性兜底。常國香和其他4名低收入戶參加保潔,每個月2000元的收入,有效改善了生活。2019年年底,常國香還掉了外債,還有近萬元的結余,至此,西江村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
近三年,西江村先后獲得“江蘇省民主法制示范村”“江蘇省衛生村”“江蘇省林業綠化示范村”“江蘇省和諧社區示范社區”“泰州市優秀益農信息社”“泰興市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九九中溝”見證了西江村日新月異的變化,見證著西江村民“久久”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