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上下凝心聚力,奮勇攻堅,嚴格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全力推進2020年全市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發展,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目標任務。全市再次創成江蘇省“土地執法模范縣(市、區)”、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范縣(市、區)。
更高質量服務保障城市發展 有序推進規劃編制。圍繞科學規劃目標,圍繞科學規劃目標,開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規劃實施評估工作,對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現狀進行總結,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開展專題研究;形成鼓樓北路商業服務軸線、文江北路功能軸線等2個城市設計初步方案;開展鎮海路東側地塊規劃研究工作;啟動城區農貿市場布局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修改完善城市形象館方案。完成姚王鎮總體規劃、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調整、新街鎮和古溪鎮等村莊規劃上報審批工作,目前共計辦理規劃上報審批項目13個。 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嚴格執行《自然資源部關于做好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通知》要求,主動作為,積極做好如常高速、G40滬陜高速公路(平潮至廣陵段)擴建工程、北沿江高鐵等省以上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和用地預審等工作。同時建立新增建設用地會審制度,切實把有限的資源要素用在刀刃上。至目前,完成土地收購儲備和征交地任務至目前共收購入庫儲備土地16宗379畝,掛牌出讓土地77宗919畝,土地出讓金達3.73億元。 全面優化審批流程。將土地、規劃、林業許可事項全面整合、深度融合,制定出臺了部門整合后所有許可事項的辦理規范,將所有許可事項全部納入行政許可服務科窗口收件、網上辦理,實現“一個窗口”對外,按照“環節再減、材料再減、時間再減”的總要求,再造審批流程,建設項目在用地規劃審批階段共壓縮6個辦件材料合計壓減5個工作日。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實行多審合一,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并,統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合并,統一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實行主動代辦服務,將29項行政許可事項、7個行政審查和確認事項全部納入本系統代辦內容。
更高質量強化自然資源管護 強化耕地資源保護。提請市政府與16個鄉鎮(街道)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明確鄉鎮(街道)“一把手”為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層層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對2019年度耕地保護工作成效突出的分界鎮等5個鄉鎮、河失鎮印莊村等230個村(居)進行激勵,有效激發各鄉鎮(街道)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保護耕地的積極性。 推進土地整治項目實施。提請市政府出臺《關于做好2020—2021年度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統籌下達兩年土地整治任務。嚴格項目入庫,規范項目實施,加大過程督查,嚴格驗收標準,確保新增耕地數量、質量、生態符合要求。至目前,我市2020年占補平衡項目已報泰州市完成項目立項,預計新增耕地2420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各鄉鎮(街道)正在選取實施地塊,實地踏勘。 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至目前,完成成片造林3595畝,新建完善提升農田林網45185畝,四旁植樹60.5萬株,中溝綠化完成448.72公里,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20%,181%,121%,84%;16個村綠美村莊創建已完成。完成省級長江濕地公園規劃和“十四五”森林采伐限額規劃編制,完成6個批次用地省級公益林調整。 嚴格規范用地秩序。緊盯“零違法”目標,不斷完善從嚴管理的全員執法監察機制,將資源執法監管的巡查、發現、報告、處置全過程責任認真細化到人。按照“零庫存”要求,開展年度、季度衛片檢查、違法用地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耕地保護督察、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臨時用地清查和批少占多項目整治等系列違法用地專項整治行動。堅持“零容忍”態度,案件查處更全面、更徹底,全市各類自然資源領域違法行為,凡符合立案條件的,一律依法立案、按標準處罰。
更高質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積極開展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全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評價考核,排名位列全省第一,創歷史新高,連續第四年獲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表彰獎勵,獎勵資金200萬元。通過優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先進園區”“土地管理模范鄉鎮”考核指標,促進全市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再提升。 扎實推進“五未”土地處置。會同泰興市發改委、工信局、黨政督查室開展全市“五未”土地處置工作專項督查,先后三次組織“五未”土地處置工作過堂會,印發《全市“五未”土地處置方案》《關于規范閑置土地處置工作的通知》,截止目前,共消化處置“五未”土地160宗5433.799畝,下發《閑置土地調查通知書》7宗、《閑置土地認定書》5宗,征繳土地閑置費91萬元。 認真做好全民所有者權益工作。形成2019年度城鎮地價動態監測與基準地價更新成果通過泰州市局驗收,完成2020—2022年度城鎮地價動態監測及公示地價體系建設項目招投標工作。 加強土地開發利用管理。至目前,已審批臨時用地16宗;完成2019年度工業企業用地更新調查,成果已通過泰州市局核查,并報省廳備案;對黃橋琴湖商業廣場等4個地塊改變土地出讓條件問題進行依法處置,補繳土地出讓金128.93萬元;會同農業農村局研究出臺《關于做好當前全市農村宅基地管理和建房審批相關工作的通知》。
更高質量增進民生權益福祉 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為方便辦證群眾,在全省率先將交易、稅收部門納入一窗受理范圍,將水、電、氣、網納入一廳服務范疇,形成涵蓋不動產登記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一廳受理”。建成“一城三廳九窗”服務格局,在主城區和黃橋設立三個全業務、全流程綜合性辦事大廳,在9個分局設立不動產登記服務網點。在全市23家金融機構開通規范化的便民網點,讓申請人在金融機構就能完成涉及抵押登記各類業務,被省自然資源廳在全省推廣。 扎實開展確權與調查工作。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129個圖斑的在線核查,順利通過省廳抽檢,并完成統一時點更新1.6萬個圖斑的外業舉證工作。制定下發《泰興市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檢查方案》,完成全市16個鄉鎮外業調查工作,累計提交10個鄉鎮的數據成果至省廳檢查。編制《泰興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方案》,排定2020-2022年確權登記工作計劃報泰州市局審核。編制《泰興市農房一體不動產登記工作方案》,分類制定了我市農房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政策。 從嚴做好地質礦產和安全生產工作。積極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域評估工作,扎實推進全市所有開發園區區域性評估全覆蓋。嚴格落實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公示率100%。進一步完善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監測網絡。開展拉網式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落實汛期地質災害災(險)情“零報告”制度。 認真推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建立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理通報制度,確保“即征即保、應保盡保”。整合各部門業務辦理系統,打破數據共享壁壘,上半年全泰興市共辦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128個組次2688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