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農業園區建到村里,哪能過到這樣幸福的生活,兒媳婦在澳華公司上班,老伴在村里協助清潔,家里一個吃閑飯的都沒有。”江蘇省泰興市新街鎮霍莊村村民陳碗英介紹,平常從蔬菜大棚基地務工結束回家,就和兒媳婦一起采摘蔬菜做飯。在家的三口人,白天只有午飯時可以碰到面,下午兩點鐘以后又要出去各忙各的。
霍莊村是泰興市新街鎮的邊緣村,北接姜堰區,東鄰元竹鎮,過去村里年輕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在家務農。2011年以后,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泰興現代農業園區拓展到霍莊村,江蘇宇宸面粉有限公司、澳華飼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落戶到這里。村里年輕人就近到企業上班,老年人到蔬菜基地務工,家家戶戶過上了安穩的好日子。“我們村把貧困戶優先安排到企業或者大棚務工,全村基本上是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錢賺,我們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已全部脫貧。”新街鎮霍莊村黨總支書記蔣彭益介紹。
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泰興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立足“農”字,一個以現代加工業為主,一個以現代種養殖業為主,“一工一農”,深耕新街、元竹等老區鄉鎮,輻射全市乃至周邊地區。促進種養殖結構調整,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村民致富、集體增收。在貧瘠的高沙土上開辟出一片現代農業高地,蹚出了一條經濟薄弱鄉鎮鄉村振興的路子。
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圍繞糧食加工、畜禽加工和果蔬加工三大特色產業,精心謀劃,精準發力,中農批冷鏈物流、鼎匯食品、麗佳農牧等一批食品加工產業鏈項目相繼竣工投產,2019年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90億元、工商稅收2.1億元,園區成功獲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單位。“2020年努力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突破100億元,工商稅收收入2.4億元。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0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管委會主任葉和林表示。
泰興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蔬菜種植面積接近三萬畝,業主有146個,需要大量的務工人員來協助田間管理。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也需要技能型的工人參與生產。針對這種情況,新街鎮聯手園區及企業培訓各種類型人員,使他們上崗就能頂用,同時各村成立了務工隊,在全鎮進行跨村聯動,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園區常年用工近3600人,其中60歲以上的占70%左右,常年用工人員年均打工收入達16000元。園區臨時用工近8000人,年均增收4000元。其中,河新村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接近24000元,高出非園區村近3400元。”新街鎮黨委副書記嚴俊溥介紹。
眼下,新街鎮東河村蔬菜種植戶葉扣章的茄子、豇豆迎來了收獲季,他們以前幫種植戶打工學到了技術,自己也開始種植蔬菜。葉扣章說:“我自己弄了百十畝田種蔬菜,一年能掙個二三十萬元。”與葉扣章相鄰的本地種植戶韓小平已經成了有名的“韭菜王”,韓小平說:“一畝田能產萬把斤韭菜,收益在七八千元。”“我們已經培育本地能人或者大棚業主達58家,他們的年均收入在二三十萬元,也帶動了本地農民實現了專業化增收,圓了致富夢。”新街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劉根新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