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雕俗稱“硬花活”,是我國一種古老的建筑裝飾藝術,是在水磨磚上用工具雕刻出各種人物、花卉、鳥獸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圖案,并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工藝美術品。江蘇省泰興市河失鎮的磚雕不斷繼承創新,在吸收繪畫、木刻等諸多藝術所長的基礎上,開發出設計新穎、制作精美的微型磚雕飾品,廣泛應用于古建筑和園林建設,受到市場青睞,也展現了河失磚雕藝術旺盛的生命力。
堅守信念,傳承技藝。磚雕是傳統民房中代表性的裝飾,這些年,已經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從事傳統磚雕的磚瓦匠人也越來越少。劉明宏16歲初中畢業后,潛心學藝,至今三十余年,一直傳承發揚磚雕技藝。2014年,劉明宏被評為“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磚雕代表性傳承人”;作品《民間磚雕》榮獲2015年第二屆“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紫金獎創意設計獎(入圍獎)。
非遺傳承,源遠流長。河失磚雕保持并不斷創新制作工藝,其工序包括:磨磚、放樣、過畫、耕(小細鏨)、打窟窿、鑣(對圖案的深淺層次、遮擋關系進行大略表現)、齊口、磨、修補、打點(水磨)。其創作過程,蘊含著雕刻藝人的思想感情和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滲透在放樣、過畫、上藥等環節上。一件成功的作品,就是一件藝術品,離不開地域性的民間文化和習俗,具有較高的工藝美術價值和審美藝術價值。近年來,隨著各地古典風格建筑的興起,慕名前來的客商又多了起來,劉明宏的磚雕,走出了泰興。
熱心公益,以磚傳情。劉明宏多次免費舉辦殘疾人磚雕技藝培訓班,讓殘疾人有一技之長,并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我們殘疾人找工作難,在這里能自食其力,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在磚雕坊工作的58歲的殘疾人丁浩陽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