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泰興市司法局立足自身職能,主動作為,通過“六個一”保障流動商販,規范引導“地攤經濟”。至目前,泰興市新增5000人加入“地攤經濟”的隊伍,累計近萬人規范有序從事各類地攤經營活動。
組建一支隊伍。泰興市司法局與城管局、公安交警大隊、衛健委、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協作,成立市“地攤經濟”監督管理工作隊,通過精細化管理措施,在推進“地攤經濟”快速重啟的同時,盡可能把對道路交通、周邊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制定一項制度。實施“輕微免罰”制度,為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工作隊聚焦市容環境衛生、文明施工、房產市場管理等領域,發布免罰事項清單,對市場主體發生的情節輕微、糾正及時、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等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 明確一個身份。落實地攤經營者登記備案工作,統一制作發放印有證件編號、經營者、經營范圍、經營地點等信息的臨時營業證。通過亮證入攤,既讓消費者了解信息,也為執法部門有效管理提供便利。 劃定一條底線。因地制宜、科學論證,明確不同區域管理標準,對“地攤經濟”實行分類管理,設置時間段,明確哪些行業屬于鼓勵、準許的范圍,確保地攤發展穩步有序,防止其“野蠻生長”,避免給道路交通安全和社會秩序帶來風險隱患。
成立一個組織。鼓勵引導地攤經營者成立行業協會,建立培訓和業務學習交流制度,實現政府管理和攤販自治相結合,加強攤販經營者自律行為,通過互相監督,共同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生活環境、經營環境。
給予一個優先。建立臨時營業證綠色發放渠道,設立精準扶貧戶、五保戶、低保戶、烈士家屬等特定對象“地攤經濟”專屬區域,拓寬優撫對象、扶貧對象、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對象的就業增收渠道,保障生活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