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興大地上有一條古老的河流,生生不息,流淌千年,滋潤著一方土地,哺育了千萬生民,她就是羌溪河。
羌溪河,歷史上稱姜溪河,又名將軍河。相傳,南宋建炎年間,岳飛有一偏將姓佘,奉命率兵護城,甚有功德,后死于金難,葬身于姜溪河中,人們為了紀念他,遂將此河名為將軍河,并在河岸東關鋪建佘將軍廟以祭之。



古羌溪河北起環城河,向南出毗盧市穿靖泰界河,由靖江夾港入江,境內長13.28公里,是沿江圩區和高沙土地區高低分開的截流河及兩泰淮水入江分流河道。
此河北接兩泰官河,西與漕溝河、王家港連為一體,明正統八年(1443年)被辟為漕運河,成為連接南北運河的四條漕運河道之一,該河河床一直穩定,能終年通行30噸帆船,興盛百年不衰。




羌溪河是泰興古十二景之一,頗具人文情結,早在明初,詩人朱昶有感于羌溪河的美景,寫下了千古絕唱《姜溪牧笛》:
如今的羌溪河,如一條玉帶靜靜地環抱著泰興這座魅力無限的城市,徜徉河畔,遙想千帆過境,更覺古韻悠長。聽歡歌笑語,看綠柳碧水,魚游鳥翔,蝶舞花香。
今人深諳古人意,“扣角齊謳”正當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