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江蘇省泰興高新區,泰興綠色金融創新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其與綠科、豫博、賽博樂等資本共建創投和產業基金5個,資金規模達20多億元,為各類創新項目注入“源頭活水”。近年來,泰興高新區黨工委找準產業發展與人才發展的交匯點,實施“鳳棲工程”,打造符合人才和產業融合最佳棲息地,充分釋放引進高層次人才、創辦高科技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鏈式效應,打造高新技術集聚區、新興產業引領區、轉型發展先行區、產業融合樣板區“四區”引擎。
強化“三種理念” 打造引才“助推器” 強化“雙招雙引”工作理念,以項目的落地實施作為高端人才實質性引進的最終依據,對優質項目落地給予“一事一議”政策,有效實現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的深度融合。 強化“精準化”服務理念,引導企業加大人才引進、研發投入力度。每年組織多輪次企業技術工人、科技人才專場招聘會和高校對接活動,全力保障園區企業人力資源需求。 強化“雙孵化、雙培育”理念,完善人才科技創新政策,在引進高層次人才孵化創新創業企業的同時,在成熟的新經濟、新業態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實現高層次人才企業黨的工作全覆蓋。
做強“三類平臺” 打造創業“夢工廠” 泰興高新區全力推進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按照“1+1+1+N”的模式,以一個研究院落地,引進一個人才團隊、設立一支產業基金、孵化出關和落地一批產業化項目,促進人才鏈、產業鏈、資本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釋放大院大所、重大創新載體的創新引領作用。 做強企業產學研平臺,立足市場化,鼓勵推動園區企業建設一批行業性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技術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院(博)士工作站,不斷增強對創新型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做強離岸孵化基地建設平臺,加快釋放上海寶山綠色技術離岸孵化基地、中關村上海虹橋創新中心離岸孵化基地等創新紅利,常態化舉辦產業基金(項目)洽談會、產業與項目對接會、資本與產業高鋒論壇、企業家論壇等活動,促進更多高新技術項目在高新區孵化落地。
創新“三種體系” 打造人才“生態鏈” 圍繞“產業鏈”打造“人才鏈”,持續推進引才專項行動。 創新公共服務體系,高質量運營項目路演中心、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科技查新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以常態化、多形式的路演活動,打造具有區域輻射作用的項目路演品牌,引進一批“帶資金、帶技術、帶團隊”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成為引流人才、創新資源的有力載體。 創新人才服務體系,圍繞園區主導產業,多頻次、分領域、小規模開展招才引智、訪才引才活動,切實提升活動成效。 利用好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體系,提升服務水平,建立便捷高效的“線上+線下”公共服務模式,為各類高層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融資對接、業務辦理等“一站式”服務,進一步發揮博士俱樂部、企業家俱樂部等平臺的溝通聯誼作用,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精細化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