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里的變化這么大,現在是樹木蔥蘢、鳥語花香、魚翔淺底,成為整個生態廊道的一道亮麗風景。”“這兩年變化太大,一走上江堤就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近日,參加泰興市紀念“六·五”環境日暨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開放啟動儀式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督員、志愿者,在參觀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后紛紛贊嘆。
2018年6月11日,生態環境部網站曝光了泰興市濱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違規堆放污泥的問題。泰興市委、市政府迅速啟動應急程序,全力推進污泥科學規范處置。2018年6月18日起,泰興市采用壓濾和固化工藝對污泥進行脫水預處理,采取電廠摻燒和危廢填埋的方式進行規范處置,于2019年1月5日全部處置到位。同時,委托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對該地塊開展清挖評估工作,于2019年4月16日通過專家評審,該地塊土壤和地下水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
為深刻吸取教訓,加強警示教育,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泰興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濱江污泥堆存原址建設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該基地規劃面積約23畝,主要包括“三塘”——把原有三個污泥堆放點建成三個生態涵養池;“一墻”——生態警示墻;“一廊”——科普展示走廊;“一平臺”——臨江展望平臺。
“通過警示和科普相結合,告誡人們只有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泰興市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馬書寧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