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招雙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泰州“雙招雙引雙月賽”活動啟動后,泰興市第一時間進行動員部署,各園區以“拼”和“搶”的戰斗姿態,奮勇爭先,精準發力“雙招雙引”,努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打造強引擎。 泰興經濟開發區:招商引智“同頻共振” 招才引資“雙輪驅動” 泰興經濟開發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構建“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工作機制,形成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四鏈共建”的產業生態圈,已累計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400人多名,其中雙創人才26人。累計建有各級企業研發平臺71家,其中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20家,省級研究生工作站6個,院士工作站2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
1. 創新機制 招引儲備優質項目 儲備一批戰略新興產業項目,拓寬外資渠道,著手非化產業招商引資,啟動非化產業的研究和定位,爭取年內有所突破。 2.聯動推進 倒逼項目加速建設 構建“全面覆蓋、分工協作、業務精湛”的服務體系,及時梳理排查企業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圍繞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涉及的問題,加快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一攬子方案”。 3.聯動推進 倒逼項目加速建設 進一步加快南片區統籌協調、整體開發;對已批用地進行全面清理,盤活低效用地;開展節能量認證和污控指標余量核準、交易,著力化解項目落地瓶頸制約。 黃橋經濟開發區:聚力“雙招雙引” 引領高質量發展 作為黃橋經濟發展的引擎,黃橋經濟開發區堅持“雙招雙引”工作的核心位置,圍繞“兩聚一鏈”,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至目前,新洽談3個項目,新開工5億元和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個,計劃總投資10億元,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099.06萬美元。
1.專業化的隊伍是基石 開發區圍繞“兩聚一鏈”組建招商公司,從墩苗強基隊伍中篩選招商工作專員,組建三個專業化招商團隊,加強與專業招商機構對接,積極招商。 2.創新機制 招引儲備優質項目 黃橋經濟開發區借助南北共建園區等優勢,加強與周邊地區產業的聯動和錯位發展,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成功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共建園區共落戶企業54家,其中,江陰企業26家,成為開發區又一新的經濟增長極。 3.創新機制 招引儲備優質項目 為提高產業創新能力,開發區持續推進與重點科研院校深度融合,建設好兩個功能平臺、三個創新中心和配套特色產業發展基金。當前黃橋經濟開發區正在申報科技部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首期規模2.5億,科技部出資25%,開發區和東圣生物出資50%,其他25%。 4.創新機制 招引儲備優質項目 開發區按照項目開發節點,分設招商局、項目服務中心和企業服務中心,打造服務閉環,為落戶園區的項目提供全流程服務。自項目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已為30多個項目辦理相關手續,“新黃橋、心服務”項目服務品牌初見成效。 泰興高新區:推進“鳳棲工程” 助力“四區”建設 泰興高新區著力實施“鳳棲工程”,充分釋放引進高層次人才、創辦高科技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鏈式效應,打造了高新技術集聚區、新興產業引領區、轉型發展先行區、產業融合樣板區等“四區”建設的強引擎。
1. 強化“三種理念” 打造引才“助推器” 強化“雙招雙引”工作理念,專門招引高層次人才項目,全面落實招才引智職能。強化“精準化”服務理念,引導企業加大人才引進、研發投入力度。強化“雙孵化、雙培育”理念,完善人才科技創新政策。 2.強化“三種理念” 打造引才“助推器” 加快產業研究院建設,促進人才鏈、產業鏈、資本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做強企業產學研平臺,鼓勵和推動建設一批行業性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技術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院(博)士工作站。做強離岸孵化基地建設平臺,加快釋放離岸孵化基地的創新紅利,常態化舉辦人才、科技、產業項目對接活動。 3.創新“三種體系” 打造人才“生態鏈” 創新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具有區域輻射作用的項目路演品牌,引進一批“帶資金、帶技術、帶團隊”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創新人才服務體系,圍繞園區主導產業,開展招才引智、訪才引才活動。利用好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建立便捷高效的“線上+線下”公共服務模式,進一步發揮博士俱樂部等平臺的溝通聯誼作用。 虹橋工業園區:加大“雙招雙引” 打造發展強引擎
1.緊盯重點區域 加快在手項目招引進程 加強項目信息收集力度,推進在手項目進展,加快項目簽約落地速度。計劃近期在重點招商區域舉辦2到3場小型招商活動。 2.圍繞產業圖譜 著力招大引強 圍繞園區“高端裝備產業”“綠色智能裝配式建筑產業”“汽車零部件及新一代智能交通裝備產業”“臨港物流產業”四大特色產業,緊扣產業鏈圖譜開展精準招商。 3.整合資源要素 創新招商模式 積極探索,引入互聯網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增強招商引資成效。同時,借助常泰長江大橋建設的東風,充分發揮虹橋的區位優勢,與蘇、錫、常及上海地區先進工業園區開展合作共建、優勢互補,加快推進園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4.突出“雙創”人才 強化智力支撐 加快推進省級博士后和研究生工作站建設,引進和培育一批高精尖、緊缺人才和“生產+研發”項目,實現“產業+人才”協同發展。 農產品加工園區:圍繞特色產業打造 創新推進“雙招雙引” 今年以來,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通過“線連線”“屏對屏”,靈活開展網絡招商、線上洽談、郵寄簽約,“雙招雙引雙月賽”活動啟動以來,園區迅速成立了專門工作班子,明確了工作目標和時限,開展了一系列的招引活動。今后一階段,園區將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立足現有產業優勢,著力引進一批特色產業鏈上的“專精特新”重大產業項目,持續提升特色產業對園區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1.開展特色產業項目對接活動 圍繞園區農產品加工及食品加工的產業特色,一方面赴上海等地對接農產品加工項目,另一方面,邀請食品名企來園區考察。 2.加快在談重大項目的推進落實 總投資5億元的新能源儲運綜合產業園項目,目前正在洽談最終協議。MARK BROTHERS LLC (馬克兄弟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泰興云馬一三零云計算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注冊資本金3000萬美元,計劃年內到賬1500萬美元。 3.加強與科研院校(企)的合作 利用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和北京食品科學院的技術、人才等資源,依托江蘇超悅農業有限公司,逐步實現實體化運作園區食品研究院;與中追溯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加強市級層面農產品加工及食品加工溯源體系建設;推進重點食品院校與園區鮮時農業等企業合作,幫助企業招引高端人才團隊,近期擬赴江南大學對接相關教授專家。 城區工業園區:多措并舉 精準發力 扎實推進“雙招雙引”
圍繞軍民結合、醫療健康、現代文化等三大特色產業,對園區可用土地、閑置廠房等進行全面摸排梳理,同時全面加強“線上招商”,全天候在線,對提出合作意向和需求的項目在第一時間匯總上報,研究落實。至目前為止,共搜集招商線索30余條、人才信息近10條。 2.推行“小分隊招商” 實現精準發力。 按照三大特色產業,劃分三個招商單元,由三個分管負責人帶隊,精準發力。目前,園區共有10個項目成熟度較高項目,其中1個人才項目和5個產業項目已基本達成投資意向。 3.推行“攻堅組”招商 力求目標必成。 下階段,針對在手成熟度高、基本達成投資意向的6個項目,園區將成立專門攻堅組,力爭本月底成功簽約項目2個以上。同時,由主要負責人帶隊,重點對中航工業集團華東生產基地項目進行跟蹤洽談,確保該項目簽約落地,為園區軍民結合產業特色發展再增新優勢、再添新動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