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全省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政策集成改革試點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副省長趙世勇,泰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立凡,泰州市副市長徐克儉,我市領導劉輝、錢軍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產業園生態環境改革,這項工作,泰興做了什么,能吸引全省目光?
推進循環化發展 ✦以130多公里的管廊為紐帶,區內企業原輔材料實現互聯互通,60%以上的產品“足不出園”實現自我消化。 ✦高標準建設靜脈產業園,促進資源多元化利用,實現“吃干榨凈”。
推進生態化建設 ✦投資100多億元,區內敏感目標全部完成搬遷;深入踐行“263”專項行動要求,關停拆除化工企業41家。 ✦實施“一企一策”提升工程,近三年,共實施186個技改項目。推進企業刷卡排污,實施清(雨)污分流和水污染防治設施提標改造工程。 ✦廢氣綜合收集率達90%以上;危廢處置能力達10萬噸/年,廢物處理在園區實行100%的閉環。 ✦新建日處理5萬噸工業污水處理廠、230畝生態濕地涵養區。 ✦建設沿江12公里綠色廊道生態濕地工程,實施入江河道和長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
推進智慧化管理
✦高標準建設重型化工救援編隊,打造 “5分鐘、5公里”覆蓋園區的消防救援圈。 ✦建立綜合應急物資儲備庫,區域事故應急池,整合企業應急資源,形成統一指揮、協調有序、高效專業的區域聯防聯動機制。
高起點實施環境經濟政策。開展企業環保信用評級,差別化實施水價電價;探索區域排污權交易,建立支持綠色金融的激勵機制和高污染、高能耗行業貸款的約束機制,以環境成本優化經濟增長。 高水平建立技術服務體系。以獲批國家環保第三方治理示范園區為契機,探索一體化第三方服務模式,借鑒環保管家管理經驗,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試點,實現環保技術服務的“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切實提升區域污染治理效率。
推進公共配套現代化。加快實施 “綠島” 計劃,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污染治理成本高、達標排放難等問題,整合提升化工碼頭和管廊建設,推進“五個一體化”和“公用服務島”建設; 推進監管能力現代化。深化網格化監管,形成上下聯動、縱橫協調的環保管理網絡;利用大數據監管企業環境行為,利用科學手段精準監測企業環境風險,提升園區治污排污管控水平。
環境的大改變,必將帶來經濟發展的高質量。21個世界單打冠軍產品在這里誕生,一大批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在這里投資興業,連續7年進入全國化工園區前10強。2019年,開發區完成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160.9億元,工商稅收52.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5億美元,外貿進出口36.7億美元。全區共實施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102個(1億美元或10億元以上項目28個),獲得泰州市綜合考核和園區建設一等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