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江蘇省泰興市各鄉鎮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從疫情防控、“三清一綠”、長效管護“三點”入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煥然一新。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解決村莊衛生難題。緊抓農村勞力返鄉的有利時機,加大鄉村公共空間治理。以環境育人,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泰興市濟川街道運用“美麗鄉村APP”,無人機循環拍攝,定期不定期檢查村莊環境,激發村居投身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楊柳依依,碧波蕩漾,鳥語花香,村民們盼望的優良居住環境,又回來了!”濟川街道三陽村黨總支副書記周四網介紹,三陽村河汊縱橫,這兩年,連續整治近20條,清淤后,綠化樹林配套跟上。
以“三清一綠”為著力點,改變農村人居環境。結合時節特點,泰興市開展了以“清家庭庭院、清露天糞坑、清水面岸坡和植樹增綠”的春季專項整治行動,各鄉鎮(街道)結合自身實際,抓重點解難題,形成了競相比拼、爭優創先的良好格局。“逐村(居)調查摸底,形成任務清單,逐項對賬銷號。”元竹鎮“六位一體”辦公室陳維國說,全鎮拆除違章搭建66處,清理垃圾50余噸;填塞露天糞坑362個,更換破損蓋板189戶。
以長效管護為立足點,健全農村環境機制。泰興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圍繞機制短板,組織各鄉鎮“回頭看”。實施村莊環境“網格化”管護,試行保潔“八小時”制,壓實村居干部、中心戶長、保潔人員三級管護責任和“包保”體系,確保環境管護全區域、無縫隙覆蓋。黃橋鎮按照“五面清、九個無”的要求,點面聯動、普遍整治、整管并重,逐戶、逐組、逐莊臺推進,全域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春暖花開,漫步虹潤濕地公園、長江生態廊道,隨處可見野鴨、白鷺、喜鵲等,作為青年志愿者,珍惜來之不易的自然環境,從自身做起,保護生態環境。”泰興市虹橋鎮新城居委會孔寧娟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