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芳菲四月天,桃紅柳綠燕翩躚。明媚春光里,坐落于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南邊的祁巷村,游人如織、一片歡騰。每年30萬人次游客,集體收入從負近300萬到正300萬。十年間,祁巷將“農業+旅游”文章,做得風生水起,成功實現從一個貧困村到富裕村的“逆襲”。 雜糧飄香,玩轉高效農業 祁巷的春天,萬物生長、生機盎然,環繞著村莊的千畝糧食、千畝香荷芋、千畝果園、千畝雜糧、千畝花卉,是很多年前祁巷人就播下的致富希望。 丁雪其,當年村民們從“另選他人”的選項中推選出的祁巷村“當家人”,從上任那一刻開始,就下定決心要徹底摘掉村“窮帽子”,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他的目光首先鎖定住了村里幾千畝耕地,打破稻麥兩熟的傳統耕作方式,栽果樹、種雜糧,發展高效農業。全村5000多畝耕地全部被流轉,播下的高效農業“種子”,改變了所有農民傳統的種田理念。
人物小像 村民:丁新生(70多歲) 身份改變:從“去種田”到“去打工” 全新生活: 每年除了自家流轉土地幾千元的租金外,他和老伴常年輾轉于各高效農業田塊拔草、治蟲,可以獲得三四萬元收入。前兩年,老兩口通過自己的雙手,積攢了20多萬元,將家中的三層小樓里外修葺一新,大理石地面、空調、抽水馬桶一應俱全,一點不輸城里。 村民:何江 身份改變:成為“田園管家” 全新生活: 今年村里在東北邊的田塊里開辟出20多畝的“我家自留地”,面向城市人群進行招租,何江平時主要幫著城里人組織用工、日常打理農作物,成為了一位“田園管家”。 離“我家自留地”不遠,春節過后,一座投資1000萬元的“為農綜合體”正在抓緊建設,集保鮮、冷藏、運輸為一體,主要為將來雜糧深加工做準備,預計下個月投入使用。
臨近中午時分,炊煙裊裊,陣陣農家菜的香味穿梭于整個村莊,沿著祁巷中溝向西,幾間門口高懸著大紅燈籠古色古香的庭院一溜兒排開,這就是祁巷村遠近聞名的農家樂。 瞅著千畝高效農業春華秋實,村兩委一班人打起了“鄉村游”的主意。很快,村里幾間閑置的民房被加固改造成喜氣洋洋的農家樂,并根據當地本土菜肴,開發出遠近聞名“駙馬宴”“祁巷八大碗”“素食八樣”等特色菜系,撩動無數“嘗鮮客”前來一飽口福。
與農家樂一起起步的還有“小南湖風景區”。這片荒地上“無中生有”建起來的景區,水系發達,風光旖旎,除了特色種植、特色餐飲外,還開發建設了休閑茶莊、全國大型垂釣競賽基地、竹筏游船娛樂中心等等,2016年升格為國家3A級,成為當地村民“傲嬌”之地。
隨著農旅深入融合,在祁巷村,游客可以享受吃、住、玩一條龍服務,每年該村都要接待中外游客30萬人次左右,最多的時候達到40萬人次,實現旅游營業收入4000多萬元,帶動400多人就業。 優良的資源,引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去年底,遼寧萬灃集團將投資7個億的“夢幻水世界”項目放到了祁巷。目前,項目各類手續正在緊鑼密鼓地辦理中。預計兩年后,祁巷村游客數量將呈幾何級增長,達到200萬人次。農旅融合,蘊藏著無限致富潛力,預計今年年底,祁巷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2.5萬元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