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姚王鎮積極探索以整鎮推進戶外家私編藤加工為載體的項目扶貧路徑,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由村委會提供場地,吸納低收入戶參加編藤加工,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 在姚王鎮王家堡村編藤加工點,大家正在熟練地編藤,在這工作的大多是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和殘疾人,73歲的五保戶魯祝生就是其中之一。
編藤加工點啟動運行以來,魯祝生就一直在這里工作,并且成功脫貧。魯祝生:"一個月千把塊錢,中午還有中飯吃,一年弄到萬把塊錢。"
為了加大就業脫貧力度,姚王鎮依托重點骨干企業遠大家私集團,與遠大家私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全鎮18個村居閑置的辦公室,統一設立編藤加工點。 姚王鎮政府投入200多萬元,為各編藤加工點統一購置設備、統一組織人員培訓、統一聘請專業師傅,同時投入30多萬元支持經濟實力較弱的三個村進行了加工點改造,幫助貧困戶、殘疾人、閑散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項目累計吸納勞動力近400人,其中低收入農戶191人。參加編藤加工人員月平均工資可達2000元左右,村集體收入凈增3萬多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