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回來了。” 一踏進泰興廣陵鎮通靖村的家中,胡修六來不及放下手中的行李,就喊了起來;而等待多時的父母也急忙走出,一把抱住兒子。
84天,經歷過生死一線,一家人終于團聚。在講這個故事之前,先給你介紹一下這可愛的一家人: 父親:胡乃春,母親:梁訓美,兒子:胡修六。 3年前,胡爸胡媽操著一口濃重的安徽口音,來到江蘇省泰興市廣陵鎮通靖村,從事生豬養殖工作;胡修六則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分隔兩地的一家人,一年到頭只有2、3次機會見面,而今年的疫情,更是打亂了他們團圓的計劃。 “媽,現在身體怎么樣?病歷也給我看看。” “好多了,已經沒什么大問題了。” 剛剛坐下,胡修六就忙著要給母親梁訓美檢查身體。一番仔細查看,胡修六放下心來,也終于有時間聽父母說說這兩個多月的事。 作為一名急診科醫師,2月9日,胡修六接到通知:作為浙江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出發武漢。
為了不讓年邁的父母擔心,他選擇說謊隱瞞,電話中只跟父母說,醫院工作忙,沒時間回來了。而他不知道的是,在泰興,一輩子老實巴交的父母,在眾人的“協助”下,對他說了2個謊。 謊言一:知道還要裝作不知道 都說“知子莫若母”。2月9日,接到胡修六“說謊”電話后,梁訓美就跟老伴嘀咕:“現在疫情那么嚴重,兒子不會瞞著我們去武漢了吧?” “不會的,兒子有事從來不瞞我們,再說,哪年過年,他不都這么忙?不要瞎想。”雖然心里也這么想,胡爸還是先把妻子給安穩住。
“我無法忘記2月10日的那個夜班,我們接管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后,一整晚病區里收治了40多位病人,詢問病史,辦理住院手續,沒有片刻停歇,這是我上過最忙碌的夜班,沒有之一。”
就這樣,胡修六一邊在病房緊張忙碌,另一邊還在休息空隙,打電話回家,告訴父母自己還在杭州,忙完這陣就回家。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謊言早就被“揭穿”,遠在廣陵的二老一直在陪著他“演戲”。 早在2月12日,胡修六在杭州居住的社區,開展一線抗疫人員家屬慰問工作。社區的一個電話,打到了胡爸爸的手機上。
“孩子怕我們擔心,才沒跟我們說去武漢的事。”盡管早有預感,但乍一聽到消息,胡媽媽還是心揪了起來,穩了穩情緒的她和老伴商量:“既然他不想我們知道,我們就裝作不知道。” 就這樣,雖然一家三口常常打電話,卻是互相打著啞謎,特別是胡爸胡媽,幾次話到嘴邊,卻開不了口。 謊言二:吐血住院卻說“我們很好” “兒行千里母擔憂。”胡修六的這次出征,讓胡媽牽腸掛肚,連續幾天都吃不下飯,每天抱著電視,時刻關注著武漢的情況。 2月14日晚,胡媽勉強吃了點東西,坐在床上看新聞,聽說全國已有幾千名醫務人員感染新冠病毒……她越看越緊張,越緊張身體就越不舒服。晚間9點多,她竟然上吐下瀉,大口吐血,還暈了過去! 胡爸連忙打了120,第一個接到電話的黃橋120,由于道路封鎖,過不來。因為是外地人,普通話不標準,泰興話又不會說,胡爸趕緊打電話向村里求助。村副書記高玉男正在卡口執勤,接到電話后,他趕忙來到胡爸家中,幫忙聯系泰興市人民醫院120和廣陵鎮派出所,請求他們的援助。
高玉男回憶:“當時是晚上10點左右了,各個村都封了路,人民醫院120打電話過來說是被攔在高速路口進不來,我們立即聯系了派出所的同志,幫忙拆除障礙,又開車去路口接,這才進了我們村,把人送去醫院。”
凌晨4點多,胡媽住進人民醫院,經檢查為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間,為了不影響兒子工作,胡媽胡爸繼續選擇隱瞞,和兒子視頻,他們說:“我們很好,不要擔心,你好好工作。”甚至要求村里和杭州的院領導,一起幫忙隱瞞。“我記得他(胡爸)當時就跟我們說,不要告訴我兒子,讓他安心工作,不要分心。”高玉男說。 經過1個多禮拜的治療,胡媽康復出院。直到這時,大家才敢將媽媽住院的事情告訴胡修六。事后,他說:“心里很難受,很自責,同時也很感謝村里對我家的幫助,我媽這次病情很險,如果不是搶救及時,說不定很難度過。”
3月31日,胡修六平安返回杭州;4月15日,結束為期14天的醫學隔離;4月17日,返回泰興家中,和父母團聚。 因為工作關系,4月20日,胡修六就要返回杭州,他說:“這次回來跟爸媽好好的聊了一下,經過這次事情,他們已經把泰興當做第二故鄉,想繼續呆在這,我尊重他們的決定,我也會多回來這邊,陪陪他們。”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在疫情面前,選擇了互相“欺騙”。這場“騙局”里,我們看到了他們的使命、堅強和成全;同樣,我們也看到了“騙局”外,醫院、鎮、村對這家人的關心和支持。
正是有了身邊人的感動,才讓他們在關鍵時刻選擇了付出和犧牲;也正有了他們的無畏和勇敢,才有了我們現在的春暖花開。致敬,所有奮斗過的人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