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江蘇省泰興市祁巷村,花香縈繞,草長鶯飛。層巒疊翠的山丘,落英繽紛的果木,碧波蕩漾的魚塘,都在訴說著這個最美水鄉田園的鄉愁。
坐落于革命老區泰興市黃橋鎮東南角,祁巷村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中國地質學界先驅、地質學家丁文江,中國物理學家、戲劇學家丁西林的故里。菊花港自東向西,穿村而過;秀才港瀕東而流,通江達海,是村莊的母親河。鐵鍋紅燒肉,祁巷草雞湯,紅燒肥腸,紅燒鹵水老豆腐,清燉豬爪,紅燒菊花魚,紅燒散養鵝、黃鱔豬尾等遠近聞名的“祁巷八大碗”,已有數百年之久。
這里前不依江、后不靠海,村民們卻用智慧和勤勞,讓高沙土地上無中生有地生長著千畝蔬菜基地、千畝花卉苗木基地、千畝香荷芋基地、千畝水產養殖基地。村里總是風景如畫、蔬果飄香。
新鮮的瓜果、鮮活的家禽、鮮美的水產,盤活了產業、興旺了飯桌,也帶火了旅游。“三次創業”讓村里大變樣。農家樂餐飲、鄉村民宿、垂釣觀光,在村里一家家開出來,美了村莊、富了村民;農耕文化、民俗表演、特色美食等地域風情,使游人們流連忘返;西營山、醉月亭、觀云廟等人文景觀,讓鄉風民俗得以傳承。
一年四季,這里都是歡樂的海洋。在春天,小南湖邊千竿齊發,萬魚翻騰,來自各地的競釣大師在交流垂釣技藝、領略鄉村美景。夏天的瓜果掛滿枝頭,采摘成為游客們的選擇,青少年實踐基地也迎來了放暑假的孩子們。到了秋天,農民豐收節活動熱鬧非凡,民間藝人們身著傳統服裝,扭起秧歌、打起花鼓、踩起高蹺,展示著花船、花擔、河蚌舞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即便是在冬天,也有香噴噴黃橋燒餅和有熱騰騰的蟹黃湯包,房前屋后懸掛著一排排香腸、臘肉和魚干,那是對新一年的期盼。
“我的祁巷呀,美呀美家園哪,小康路上春色如酒、春色如酒;我的祁巷呀,好呀好家園哪,幸福相伴天長地久,幸福相伴呀天長地久……”在村頭巷尾,人們傳唱著的歌謠,講述著村莊幸福美好的生活,成為這幅水鄉田園畫卷上的靈動的注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