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白+黑”不說,收獲和付出還不成正比。這是一些身處基層一線村干部們頭疼的事情。近期,江蘇省泰興市制定出臺了相關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破解村干部報酬待遇偏低、崗位吸引力不強、晉升渠道不暢、關愛保障機制不健全等難題,探索構建“雙向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村干部隊伍生機活力。
確保“崗位有引力”。調整優化現有村干部報酬結構,原則上由基本報酬、考核報酬組成。在基本報酬達到省定標準的基礎上,依據鄉鎮(街道)財力合理確定考核報酬份額。村黨組織書記的基本報酬,市財政按月打卡發放;實行村書記和村主任“一肩挑”的,每月增加津貼。增發的報酬由市、鄉鎮(街道)財政各負擔50%。其他定編定崗村干部報酬按照一定比例同步增長。
確保“發展有空間”。對年齡較輕、綜合素質好、發展有潛力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加大提拔進領導班子、考錄進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隊伍的力度;對長期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年齡較大、實績突出的,探索建立年金激勵制度,完善成長機制。“我就是受益者。現在的政策,對于優秀村書記的成長,激勵作用大。”泰興市宣堡鎮郭寨村黨委書記張國良表示。

確保“關懷有溫度”。設立市、鄉鎮(街道)兩級黨內關愛資金,全面推行村干部定期體檢制度,探索建立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療養制度,完善社保機制。村黨組織書記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集體繳納部分由市、鄉鎮(街道)財政各承擔50%。
確保“退職有保障”。加大離任村干部關懷力度,對列入省補范圍的離任村干部,按照不低于省定標準發放生活補貼;對因年齡原因正常離任,但沒有享受養老保險的村干部,根據任職年限及崗位貢獻,給予一定生活補助。“這對于年齡較大、身體較弱的退職村干部,真正是雪中送炭!”泰興市元竹鎮蔣堡村黨總支書記蔣風壽說。
同時,建立負向激勵機制,對任職村當年度綜合考核處于末位的村黨組織書記,實行“黃牌預警”、約談誡勉;對連續兩年處于末位、工作狀態不佳的村黨組織書記,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予以調整,進一步暢通基層干部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渠道。“保障村干部的合理待遇,收入與付出成正比,不僅有利于保持基層干部隊伍的穩定性,也有利于吸引人才、激發基層干部發揮‘領頭雁’作用的積極性,推進鄉村振興。”泰興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將堅持“適當提高、注重規范、動態增長、體現激勵”的基本原則,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