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托盤的運輸方式,相對于貨梯,效率提升到3倍以上。”泰州遠大集團設備安裝工程師王海洋說,集團主要生產編藤家俬,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第一天,僅有60%員工到崗,給生產經營帶來了影響,讓企業切身感受到智能化轉型的必要和迫切。
集團以新廠房建設為契機,投入1億元購買先進設備,實現焊接、編藤、倉儲等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流水線作業,部分代替傳統人工,總用工量節約60%,效率增加30%。”泰州遠大集團機電部部長鄭國兵介紹,如今,在遠大集團新廠區,12臺全自動提升機正加快安裝,用于家俬產品樓層間輸送。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制造業面臨著返崗難、招工難。而一批經過“機器換人”的企業通過“智能”普通提速,在同行業中率先復蘇,搶占市場。江蘇兆勝空調非標車間,一臺臺自動化設備高效運作。盡管還有外地職工未能返崗,企業依然滿負荷生產。據了解,非標車間主要生產艦船用空調、冷藏、冷水機組。61臺套生產設備中,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52臺套,同時通過信息化改造,企業實時掌握生產狀態。“通過ERP系統進行生產計劃的動態管理,對生產任務進行動態分析。”江蘇兆勝空調有限公司智能車間項目主管周寧介紹,非標車間原有工人126人,現有工人93人,交貨周期原來35天,現在27天,產品質量合格率上升5%。
近年來,為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改革,泰興市積極鼓勵規上企業“機器換人”,實現低端換高端、單臺換成套、人工換智能。2019年,泰興市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56個,新增工業機器人110個以上,新認定省市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11個,總數列泰州第一。江蘇德福來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專注于汽車天窗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公司先后引進智能設備以及生產線4臺套,其中2臺設備聯網,可實現產品信息追溯。設計與生產聯動協同,保障了一次性合格率,減少返工和浪費。“整個車間過去大概需要40人,年產180至200套;現在23人,產量可以達到260到280套。”江蘇德福來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設備主管田東東介紹。
“今年,截至目前,全市3436家企業復工復產。其中,智能化程度較高的50家重點骨干企業30家成長型企業,產能已達到同期的90%。”泰興市工信局負責人介紹,經過疫情“大考”,該市將堅持一手抓產業項目建設,一手抓現有企業改造提升。引導企業聚焦智能化、綠色化,持續加大技改投入,全年完成5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40個。“可以說,智能制造將由外力推動轉向內生動力,泰興一定要登上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泰興市工信局負責人表示。(王國青 周冰 申鍵 孔源 吉楠 陳慶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