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得分排名,分優先扶持發展類、鼓勵支持提升類、監管調控整治類、落后限制淘汰類,運用差別化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技術、高成長性企業集聚,倒逼落后和過剩產能退出、低效企業轉型。
本報訊(記者常國梁特約記者建榮張峰孫剛)如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進而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從今年起,泰興市在工業企業全面推行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工作,建立健全“以畝產和創新論英雄,以質量和績效給要素”的新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技術、高成長性企業集聚,著力培育一批規模企業、納稅大戶,倒逼落后和過剩產能退出、低效企業轉型。 “以往,我們評價一家企業,往往看它的產值規模、稅收貢獻份額等絕對值,而忽視占地、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標,這樣的評價也就不全面、科學、準確。”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介紹,如今,將資源集約利用引入綜合評價體系,堅持“以畝產和創新論英雄”,可以更好地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畝均銷售收入、畝均稅收和單位能耗稅收3項指標(權重分別占40%、40%和20%),其中重點排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畝均銷售收入、畝均稅收、單位能耗稅收和單位主要污染物稅收4項指標(權重分別占30%、40%、15%和15%);規模以下工業企業,設畝均銷售收入、畝均稅收和單位能耗稅收3項指標(權重分別占40%、40%和20%),指標權重設置采取百分制。 除以上主要指標外,還特地設綜合素質加分項目,最高加10分。加分項目包括研發機構建立、品牌創建、質量獎獲得、國家或行業標準參與制定、守合同重信用評定、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環保信用、納稅信用評定和發明專利授權等,體現鼓勵工業企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守法經營的導向。 每年根據企業綜合評價得分排名,分成優先扶持發展類(綜合評價得分前20%)、鼓勵支持提升類(綜合評價得分21%至70%之間)、監管調控整治類(綜合評價得分71%至95%之間)、落后限制淘汰類(綜合評價得分95%后)四類檔次。 “屬于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企業,列入‘263’專項行動淘汰關閉的化工生產企業,以及當年發生兩起一般或一起較大以上安全、消防、環保事故的企業,直接定為落后限制淘汰類企業。綜合評價年度未列入優先發展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且具有較高成長性的企業,可經過相應程序在原評定結果的基礎上上調檔次。”泰興市經信委負責同志介紹,考慮到新竣工項目設備裝置、工藝技術、生產運營需一段時間的磨合和優化,對實際投資總額在億元以下的竣工項目從竣工之日起,滿一年實行綜合評價和分類;對實際投資總額在1億元至3億元的竣工項目從竣工之日起,兩年內只評價不分類,滿兩年實行綜合評價和分類;對實際投資總額在3億元以上的竣工項目從竣工之日起,三年內只評價不分類,滿三年實行綜合評價和分類。 “對四類企業實行差別化政策措施,堅持以質量和績效給要素。”泰興市經信委負責同志表示,對優先扶持發展類企業,優先申報國家、省、市產業扶持資金項目;優先保障企業用地需求;優先支持企業對落后淘汰類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優先保障企業新增用能量,享受直購電待遇;優先保障企業擴、改建時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平衡;實施區域污染物限排時,優先保障企業正常生產;優先支持企業招才引智,對企業高端人才引進列入市重點人才引進計劃項目;在使用政府轉貸基金時,給予優先支持;金融機構在企業信用評級、貸款授信和利率優惠中給予優先支持,在出口信用保障政策享受方面給予傾斜;優先享受《泰興市關于建設創新發展先導區的政策措施》中明確的各類獎補。對鼓勵支持提升類企業,參照享受優先扶持發展類企業的有關政策措施。 對落后限制淘汰類企業,不予申報國家、省、市產業扶持資金項目;停止新增建設用地供應;列為第一限能對象,不增加用能量,同時核減指標;實行差別化水、電、氣價,每立方用水加收污水處理費0.8元,當年核減年度取水計劃50%直至取消,不享受直購電待遇,天然氣價每立方米加價0.30元至0.90元;不增加企業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實施區域污染物限排時列為減排削減對象;從嚴控制企業金融供給,原則上不得使用政府轉貸基金;列入落后產能淘汰,對企業土地作為低效存量土地進行盤活。對監管調控整治類企業,參照落后限制淘汰類企業的政策措施加強調控整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