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鄉村組織是黨的方針政策落地的直接執行者,是展現黨為民服務形象的具體塑造者,是了解民情民意、帶領群眾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組織者。泰興市古溪鎮在突出政治功能、突出人才培養、突出為民服務上下功夫,聚焦“三力”提升,打造鄉村振興的“黨建引擎”,著力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一、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基層黨組織是沖鋒一線的“神經末梢”和“最小單元”,該鎮堅持強化黨的領導,建好戰斗堡壘。一是保障“陣地建設規范化”基礎。村級綜合服務平臺是基層組織開展工作的基礎,只有通過推進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豐富活動場所服務功能,才能更好滿足黨員活動和服務群眾需要。該鎮以“一站式”綜合服務為重點,在建立健全“七室兩超市一廣場”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的基礎上,重點建設黨代表工作室、黨建活動室等載體,探索村級組織生活館創建,通過黨建元素的融入,賦予黨建陣地歸屬感和儀式感。二是牽住“支部建設標準化”牛鼻子。在全面、規范設置各領域黨組織基礎上,探索基層組織創新組建模式,以“區域化”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不斷放大商會黨總支引領效應;在“兩新”組織領域采取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方式,加強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充分利用好市委第四巡察組進駐古溪的工作成果,通過班子成員包聯制、結對共建制等方式,確保實現后進村黨組織轉化提升。三是抓住“組織生活正常化”核心。結合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充分運用“固定學習日”、“固定主題黨日”等活動載體,不斷鞏固強化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化建設成果,嚴格“三會一課”列席報備等十項制度的執行,使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展現新氣象。 二、突出人才培養提升支撐力,提供鄉村振興堅強保障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該鎮充分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主力軍”作用,著力把人才培養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一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通過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對標找差,強弱補短、追趕超越”大討論活動,引導鎮村兩級干部解放思想、放大格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歷史責任感,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對鎮村兩級實行月度重點工作考評制度,通過“嚴考核”樹立“風向標”。大力實施“雁陣計劃”,把加強“頭雁”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培養一批能帶富、善治理的村級組織帶頭人;加強村級班子后備干部建設,計劃今年儲備年輕干部14名。二是加強黨員隊伍管理。探索建立“正向激勵、負向預警”黨員管理“正反向積分制”,通過“小積分”管好“大隊伍”;開展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黨員教育實境課堂創建活動;嚴格落實“爭做‘四個合格’黨員‘月曬季評年考’”工作制度,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探索依托商會、建筑企業、勞務公司等建立流動黨組織,創建“五個一”管理模式。三是加強鄉土人才培育。依托現代遠程教育系統,不斷創新培訓模式,積極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引導年輕人成為現代農業經營的主力軍,培養吸收優秀青年農民黨員。實施“鄉賢回歸”工程,充分發揮鄉賢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作用,開創鄉村治理新局面。 三、突出為民服務提升善治力,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治理的引領主體,該鎮堅持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解決糾紛”,不斷創新農村基層治理方式方法,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和治理能力,塑造穩定良好的鄉村秩序。一是規范村級運行。試行村級事務管理“411”工作體制,即四項清單、一套村級重點事務運行流程圖、一張整合村級管理網格。分層分類制定正反“四項清單”,著重將其中任務清單細化到基層黨建、黨風廉政建設、鄉村振興、經濟發展、平安建設五大類,將日常事務和年度重點工作相結合。規范村級事務操作流程,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借助村級事務規范運行的契機,將安全環保、秸稈禁燒、防違控違等村級網格進行整合,擰緊一線每一顆“螺絲釘”,層層夯實基礎、壓實責任。二是推進基層民主。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等村級治理模式,定期進行村務、黨務公開。要求村(居)每月召開村民議事會不少于兩次,且普通群眾占參會人員比例不少于60%,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大多數村民的“話語權”。讓村民對村干部作風的意見、對村級事務管理的建議以及村居內部矛盾的協調訴諸村民議事會得以妥善解決,促進村級內部矛盾大而化小、小而化無,努力將維穩控制在“農村最基層”。三是加強村級監督。鄉村組織振興,需要良好政治生態護航。該鎮將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通過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負面清單制度,加大村(居)腐敗懲處力度,嚴厲整治惠農補貼、土地征收等領域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紀律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