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9月27日泰州訊(蔣凱 周章玉 周信)今年以來,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在抓好引智工作推進的同時,把引才與引智相結合,打造人才、科技、項目高地。上半年園區累計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5名,申報省“雙創計劃”人才1人,市“雙創計劃”人才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 日前,在位于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的江蘇龍洋木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車間里的一臺自動上下料設備正在高速運轉。有了這臺設備,家具涂裝生產線上下料實現了無人操作。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這臺“高大上”的設備雖然來自意大利,但其中也凝聚了龍洋公司科技人才的智慧與汗水。 據介紹,龍洋木業主要為瑞典宜家家居做配套生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大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與南京林業大學達成科技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了“板式家具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板材產品。去年,該企業被泰州市表彰為“人才強企”先進單位。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最核心要素。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招商局局長、招才辦主任李軍介紹,近年來,園區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加快推動各項政策、要素、資源向區內企業集聚,努力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企業家主力”的企業人才發展新格局,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引領和支撐。今年以來,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共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5名,申報省“雙創計劃”人才1人,市“雙創計劃”人才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 人才既要引得進,更要留得住、用得好。據了解,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通過建立完善的創業扶持、投資融資、成果轉化等人才服務體系,為人才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打造拴心留人的服務環境;通過建立完善順暢有序的協調落實機制、高效務實的督促反饋機制、靈活快捷的信息溝通機制等,做好人才服務工作,促進園區人才環境的整體優化,在全園區形成尊重人才、理解人才、愛護人才、幫助人才的濃厚氛圍。通過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等創業孵化器的建設,為想創業、能創業但資金實力不夠的人才,提供優良的辦公環境,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平臺、發展有希望。同時,不斷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實現人才評價由一元向多元標準轉變、從重學歷資歷向重能力業績轉變、從重“官方”評價向社會評價為主轉變,逐步健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突出“市場和出資人認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突出“業績和業內認可”,技能人才突出“工作業績為中心”的相關制度。廣泛運用現代人才評價方式、評價手段和測評技術,建立人才評價數據系統、評價模型和測評軟件,引入數量控制、模型分析等現代化測評技術,提高人才評價的科學性。 “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貫徹國家、省、市人才工作精神,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推進離岸孵化促進創新創業工作,為再創一個創新轉型跨越發展黃金期提供人才引領和智力支撐。”李軍說,通過高校院所掛牌一批、國內孵化器合作一批、產業集聚區自建一批,積極介入創新源頭,更大力度地引導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創業要素向園區集聚、為園區所用,實現多方合作共贏。同時,園區圍繞泰興市出臺的各類政策,組織開展區內企業負責人“人才強企”政策解讀,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在鼓勵企業加強人才招引的同時,充分用足用好市里的相關惠企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