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把琴197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精心打磨。2018年1月2日上午,江蘇鳳靈樂器集團徐小峰工作室內,他一上班后便繼續手工制作一把銷往意大利的小提琴。作為“江蘇制造工匠”,徐小峰的提琴制作手藝已獲得國內外專家的認可,每把琴市場售價4.8萬元左右。 據介紹,在“中國提琴產業之都”和全國重要的樂器生產基地——黃橋鎮,近年來先后涌現提琴制作技術工匠50多名和大師26名,他們有力地帶動了該鎮小提琴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目前該鎮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達220多家、專業的提琴制作室18家,樂器行業從業人員3.5萬人;年小提琴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30%、全國總量的70%。2016年,全鎮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9億元、利稅2億元。經過幾年建設,黃橋“琴韻小鎮”也初具規模,2017年被住建部列為第二批重點打造的特色小鎮。
朱峰排練花鼓 至目前,在泰興,“能工巧匠”、“土專家”、“田秀才”、“文化傳人”、“時代鄉賢”等鄉土人才已達10萬余人,占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的62.7%,他們正為泰興市“聚力創新快轉型、聚焦富民奔小康、爭當蘇中排頭兵”提供日益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 加大政策扶持,讓鄉土人才競相涌現 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介紹,近年來,該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特別是鄉土人才工作,將發掘、培養鄉土人才隊伍作為“人才強市”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鄉土人才資源優先開發、鄉土人才結構優先調整、鄉土人才資本優先積累、鄉土人才制度優先創新,全市鄉土人才總量實現較快增長、隊伍素質得到整體提升。 泰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鞠林紅介紹,該市不斷出臺相關扶持激勵政策,著力形成鄉土人才競相涌現的喜人局面。2006年,泰興市率先對農村實用人才開展職稱評定工作,當年就有521名“土專家”“田教授”獲評初、中級技術職稱;2012年,出臺《泰興市關于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建立城鄉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工作意見》;2016年,出臺《泰興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2016-2020)》意見。為進一步發掘和培養各領域鄉土人才、能工巧匠,引導他們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今年出臺《泰興市優秀鄉土人才選拔管理暫行辦法》。 泰興市規定,優秀鄉土人才隊伍實行動態管理,每屆培養管理期3年,期滿后可再次申報。對獲評“名人”“能手”和“新秀”稱號的,給予命名表彰和一定的獎勵資助。近年來,在政策激勵下,該市鄉土人才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總量將達22.4萬人,占全市人才比例達83.4%。 搭舞臺給榮光,讓鄉土人才成“香餑餑” 為了使更多鄉土人才脫穎而出,泰興市堅持一線育才、崗位成才,積極搭建鄉土人才成長進步、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廣泛開展“人才服務進企業”、“鄉土人才顯身手”、“十萬職工大練兵,萬名職工大比武”等技能競賽活動,先后評選出電工、焊工、瓦工等各類“技能狀元”300多名。 為了讓鄉土人才“揚眉吐氣”、扎根基層、更好地推動發展,泰興市打破學歷、職稱限制,不拘一格培養選樹優秀鄉土人才,宣傳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勞模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積極組織推薦優秀的高技能人才參加各級組織的評比表彰。先后有32名農民、職工當選全國、省、市勞模,郵政系統職工何健忠被表彰為全國勞模;鋼筋工張祝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鳳靈集團小提琴制作師徐小峰等20多名鄉土人才被命名、提名為“江蘇制造工匠”“江蘇工匠”“泰州工匠”“泰興工匠”。
周平紅首批“大國工匠” 放大“名師效應”,帶動一方產業快發展 泰興市堅持名師帶徒,注重設立工匠、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促進相關行業人才培養和產業跨越發展。今年11月,經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多次交流協商,首批“大國工匠”、世界頂級醫療專家周平紅教授內鏡工作站在該市人民醫院掛牌成立,著力通過定期開展學術活動,從醫、教、研三方面綜合提高泰興醫療水平。為了弘揚鄉土人才精雕細琢的技藝,泰興市還及時整合全市職業教育資源,將原分屬多部門的職業學校整合為職業中心校、技工學校、職工學校等平臺,建立2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3個泰州市技能大師工作室 ,聘請市內優秀鄉土人才為他們傳授技藝。據統計,已有4.9萬多名職工取得技術職稱。 1940年聞名中外的黃橋決戰,讓《黃橋燒餅歌》從此傳唱大江南北。近年來,著眼于保護傳承黃橋燒餅技藝,讓其香飄四方,黃橋鎮成立專門行業協會,制定統一生產標準。著名燒餅大師劉潤寶的“關門弟子”張天勇成功申報省非遺制作傳承人,不斷改進工藝,并“以師帶徒”,做大燒餅產業。至目前,黃橋燒餅已發展為五大系列、近60個品種,榮獲省著名商標、省食品博覽會金獎、“中華名小吃”等稱號。
張天勇黃橋燒餅非遺制作傳承人 作為泰州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泰州遠大家俬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李相文注重傳承、改進、提升編藤加工傳統技藝,與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大力培養高層次鄉土人才。公司開發的編藤家具以時尚的款式、近乎完美的質量,暢銷歐美,2016年實現國稅開票銷售8.02億元、稅收6640萬元。隨著發展壯大,公司近年來“以師帶徒”,在黃橋老區設立61個編藤加工點,吸納40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去年發放工人工資8700多萬元。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 據泰興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下一階段,泰興將把鄉土人才隊伍建設視為全市人才工作的頭等大事、重中之重。著重加強對鄉土人才的跟蹤管理和服務,組織優秀鄉土人才參加本領域各種學術會議和技藝技能大賽,促進技藝傳承、技藝交流、技藝創新,積極為鄉土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使鄉土人才成為“三帶”行動的生力軍,讓鄉土人才真正“香”起來、多起來、強起來。(陳海明 張建 常斌 孫剛 顧繼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