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么我們就是,萬年修得姐妹花,做一輩子雙生花……” 一條長江將這對出生即分離的雙胞胎姐妹隔了26年,是民警的電話讓這對雙胞胎姐妹時隔26年后終聚首。 12月2日上午,雙胞胎姐妹裴某、楊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專程來到泰興市公安局虹橋派出所,向幫助她們姐妹倆重逢的民警贈送錦旗。
雙胞胎姐妹向民警贈送錦旗 接到民警來電 以為是詐騙電話 11月16日,上級公安機關在對人口信息數據進行核查時,發現泰興市的楊某和宜興市的裴某兩名女性相似度極高,一個是1991年5月出生,一個是1990年6月出生,只相差一歲,疑有“一人多號”的可能,遂要求泰興公安局虹橋派出所民警進行調查。 “唉吆喂,這兩個人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民警調取了兩人的照片,一看吃一驚。民警隨即電話聯系了楊某。電話中民警表明了身份,問楊某是否有兄弟或者是姐妹。 一開始,楊某以為是騙子冒充警察的詐騙電話,沒有吐露實情。事后,她通過一個在泰興交警大隊當協管員的親戚,核實了民警身份后,這才主動聯系民警。
姐姐一直珍藏著的自己出生日期的紅紙,時間久遠,紅紙已經有些發黃了。 電話中,楊某告訴民警,她曉得自己是從小就被抱養的,養父已經過世多年了,生父也曾經提到過,她有一個雙胞胎姐姐被抱養了。因為不知道姐姐在哪兒,叫什么名字,她找了很多年,所以一直沒找到。 一模一樣的長相 親友分不出雙胞胎 民警從網上下載了裴某的照片,發給了楊某。楊某隨即把照片發給丈夫,問他照片漂亮嗎?丈夫以為妻子在逗趣,直接回復:這個人是你,當然漂亮啦!
猜猜誰是姐姐,誰是妹妹 她又把照片發給當交通協管員的親戚,親戚把照片放到了家庭微信群里,結果有如石沉大海,大家一點反應都沒有。 “猜猜這是誰,激動嗎?”親戚見很長時間沒有反應,忍不住在群里發聲說。 “是楊某,你發她的照片,有啥好激動的?”一親戚很不解。 “這是她的雙胞胎姐姐!”親戚的這一揭秘,原本安靜的家庭群里,立刻沸騰了。 這邊民警也忙開了——聯系裴某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的所長、副所長、現在的內勤,以前的內勤,請求幫助了解裴某的情況。 很快,宜興警方從裴某的一位老鄰居那里得到證實,裴某小時候是從泰興被抱養的。裴某的戶籍在宜興,婚后沒有遷出,但現在哪兒生活目前情況不是很確切。 泰興警方隨即查找到了裴某丈夫的聯系方式。裴某的丈夫告訴民警,他們一家現在住在太倉,他只知道妻子小時候被抱養,其他情況就不清楚了。 民警把楊某的照片發給了裴某丈夫,他很震驚——怎么會有這么像妻子的人。之后,民警為雙方交換了電話號碼,并約定11月20日見面,去上海做DNA鑒定。 雙胞胎如出一轍 小侄女“媽媽”“姨娘”分不清 11月20日上午,楊某帶著女兒、親戚和民警一起驅車趕往太倉。一路上,楊某特別的興奮,她告訴民警,16號從民警那里得到姐姐的號碼后,兩人立即加了微信,聊了整整一個通宵,還是覺得有說不完的話。 到達見面地后,眾人站在路面,遠遠地,隔著車窗就認出了裴某。見面后,楊、裴二人抱頭痛哭。
雙胞胎姐妹一見面就擁抱 楊某16個月的女兒,平時陌生人一抱就哭,但她看到裴某后,不僅沒有哭,而且主動伸出手去向“媽媽求抱抱”,還甜甜地叫裴某“媽媽”。 中午,裴某已經上小學和幼兒園的兒子、女兒見到楊某后,紛紛上前喊“小姨”。一瞬間,楊某整個人激動得有點發懵。 心靈感應一點通 據民警了解,26年前,楊、裴二人的親生父母在有了一個女兒后,本想再要一個男孩,沒想到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撫養三個孩子太難了,兩人一狠心就把出生沒幾天的雙胞胎女兒,分別送給了兩個家庭收養。 楊某的養父在她上小學時就去世了,她后來在生父親戚的照顧下長大;裴某輾轉被宜興的一戶人家收養,養父也已經過世,但小時候她無意中找到一張寫著自己出生日期的紅紙,就一直嚴嚴實實地藏著,后來在打工時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婚后跟著丈夫來到太倉生活。 都說雙胞胎有心靈感應,見面后,楊、裴兩人就一直手牽著手,沒有松開過。姐妹倆人不僅神態、走路的樣子都惟妙惟俏,而且兩人找的丈夫都是性格相對比較內向的人;倆人一到夏秋之交,下巴上都會起疹子;姐姐裴某的丈夫老家在鹽城,在鹽城還有房子,也會經常回鹽城住住,妹妹楊某的丈夫是興化人,也在鹽城買了房子,泰興、鹽城兩頭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