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雨祥(左)生前工作照 資料圖片 “你們好好的,我就放心了!這兩桶油和100塊錢你收著。”70多歲的泰興市濟川街道三六村民顧安女沒想到,這會是村支書金雨祥和她最后一次見面。一個月后,53歲的金雨祥就因長期積勞成疾,累倒在崗位上。 得到消息后,老人哭著跑到村公墓,帶著自家泡的茶,在墓前一坐就是半天。“我陪書記說說話。” 金雨祥關心的何止顧安女一家?清明節后至今1個多月時間,一批批的村民自發來到公墓祭奠他,訴說著對他的無限思念。 把村集體經濟從欠債變成結余36萬 金雨祥生在三六,長在三六,在村工作24年,從風華正茂干到兩鬢斑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上世紀80年代,金雨祥下海經商,到了90年代,他已經是村里名副其實的“有錢人”。 然而彼時,金雨祥所在的三六村,卻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村”。想脫貧致富,需要一個帶頭人。 無論是鎮里的領導還是村民,都不約而同想到了金雨祥。1994年,作為村里的創業能人,金雨祥被引進了村集體建設班子。 “如果我能讓村子有所改變,哪怕是一點也是好的。” 面對朋友的不解,金雨祥說道。 上任后,他拋下自己的服裝廠,一心撲到了村里的事務上。此后,他接連被選舉任命為三六村村長、村黨總支書記,這一干就是24年。 24年來,在金雨祥的帶領下,三六村集體經濟從當初的入不敷出增加到36萬多元。 答應百姓的事說到就要做到 去年7月下大雨,八十多歲的村民張幫進半夜被雨淋醒,年久失修的房子簡直成了魚塘。正當他一籌莫展時,金雨祥到了。 原來,當晚雨太大,金雨祥放心不下老人。“老這樣不行,我想辦法幫你把房子修修吧。”安頓好老人后,金雨祥說。 “我以為他就那么一說,也沒放心上。”張幫進說:“幾天后,金書記就領著工人上門了。” 2個月后,看到干凈敞亮的樓房,老人哭了。“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住上這樣的好房子。” 張繼生顧安女老夫妻是村里困難戶,金雨祥不但幫兩位老人辦理了五保戶,還經常上門探望。在病入膏肓之際,他也沒有忘記這戶家庭。去世前一個月,金雨祥還來到顧安女家中,送上了100元和兩桶油。 送葬這天,顧安女含著眼淚,泡了一壺茶放到金雨祥墓前,“書記,你以后喝不到我家的茶了。” 為村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2013年,金雨祥被查出了患有胃癌。“我們都勸他保重身體,村里的工作有我們來做。”時任三六村黨總支副書記的符濤說,可金雨祥搖搖頭,手術后沒多久又一心撲到了工作上。 2016年7月,持續性大雨,三六村部分路段積水嚴重,金雨祥帶頭在大雨中挖排水溝。 雨季過后,金雨祥的身體徹底垮了,曾經180多斤的壯漢瘦得僅剩90多斤。 2016年底,在大家的勸說下,金雨祥去上海就醫。沒想到,這一去竟成永別。 “病重時,他還惦記著村民的事、村里的事。”金雨祥的妻子說,問他對家人有什么要交代的,他始終沒回答。 2017年2月25日,金雨祥帶著對三六村的牽掛走了,告別了他為之奉獻24年的工作崗位。出殯那天,2600多人的村子,全體送他最后一程,慟哭聲連成一片。(張建榮 孫剛 毛曉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