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江蘇省泰興市紀委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黨員干部家風建設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揚家風家規家訓傳承展向上向善向廉風采”主題活動,努力以家風帶黨風、促政風、正社風、優民風。
活動形式“多”。面向全市開展“好家風家規家訓”征集活動,深入鄉鎮(街道)、社區尋訪發掘整理本地優秀家風家規家訓,搜集整理具有教化意義的家風家規家訓500余條。征集好家風家規家訓故事151個,利用“預防郵路”、清風宣講隊、百姓名嘴和電視臺相關欄目等,在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舉辦“好家風故事會”100多場。開展“我身邊的好家風”演講比賽,經過70多家基層單位的層層選拔,推薦65名選手參加市級比賽。開展“廉情一拍”微視頻征集評選活動,收到微視頻作品 63件,評選出13件優秀作品上報泰州市紀委,并通過微信、網站等廣泛展播。將家風建設貫穿學校、家庭、社會三大主陣地,借助“延陵清風”微信、泰興廉政網、移動短信等新媒體平臺,發送各類優秀家規家訓5000余條,感悟經典,品讀家訓,以小手拉大手,傳承好家風。 內容挖掘“深”。結合本地實際,全面梳理泰州市傳統歷史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好家風家規家訓,并組織文史研究專家、學者,對其背后的故事進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泰興黃橋鼎盛一方的何氏家族家規《何氏家范條件十則》,深度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制作專題片《何氏家范》。建成市廉政文化展覽館,在充分吸取古圣先賢禮法相依、崇法重禮、正心修身的智慧和養分的同時,大力弘揚本地仁人清廉自守、忠誠履職、格物齊家的家風家范,讓全市黨員干部感受氛圍、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以古代先賢和當代名人的家風家規為重點,組織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深挖整理泰興尹氏、張氏以及著名火箭專家葉培健和中科院院士常印佛周氏等本地的優秀家風家訓,編撰《泰興家風》系列叢書,全套共五本、100余萬字。 部門合力“推”。全市16個鄉鎮(街道)、4個園區、42個機關(部門)全力發動,積極參與。聯合市委組織部組織全市領導干部“立家規、育家風、嚴家教”1100余條(篇),教育引導領導干部重家風、傳良習。依托市委宣傳部的道德講堂,開展“好家風••最美家庭”典型宣講,誦讀“建設好家風,匯聚正能量”倡議書,用“家文化”孕育文明和諧。“好家風”演講比賽的深入開展,吸引了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級機關工委和市婦聯的聯合參與,演講比賽如火如荼。結合市級機關工委開展“最美黨員”評選活動,通過媒體連載先進典型事跡,掀起向最美黨員看齊熱潮。牽頭市婦聯,開展“好家風家規家訓”系列活動,宣傳展示好家風家規家訓。充分發揮泰興電視臺、廣播電臺、《泰興日報》等本地媒體“喉舌”作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群眾,凝聚正能量,進一步推動泰州市家風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 輻射影響“廣”。專題片《何氏家范》,被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和客戶端同時推送,《何氏家范條件十則》被錄入清華大學教案,“泰興黃橋人可何,家族興盛甲江左……”童謠被廣大群眾傳唱。市廉政文化展覽館對外開放以來,已有58批次2480名黨員干部參觀,收到心得體會或參觀感悟500多篇,大家一致反映效果好、受益深。此外,還吸引了泰州消防系統等10多家外地單位前來參觀、學習。交運、國土、地稅等部門的黨員干部主動向社會曬家規、作承諾,接受各方監督。加強宣傳策劃,組織對外推介,新華網、人民網、清風揚帆網等媒體先后對泰州市家風建設主題活動進行6次專題報道。(周琴 顧繼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