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近日從泰興市委農工辦獲悉,泰興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各村、組已基本完成農戶承包面積公示審核和合同、承諾書、地籍圖的簽字確認工作,3月底前將完成發證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此次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雖然是對1994年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制度的完善,但由于增加了實測工作環節,出現了二輪承包面積與實測面積“不等權”現象。“在試點過程中,我們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的原則,依據《物權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和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有關規定,針對不同情況分類處理,妥善解決了‘不等權’難題,為全省面上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出一條新路。”泰興市委農工辦主任趙建東說。 據悉,1994年農村土地二輪承包時,泰興耕地分為承包地和非承包地。由于農戶之間家庭人口結構、家前屋后面積等方面的差異,出現部分農戶承包地劃在家前屋后(加余)和“四地”劃入大田(減缺)現象。考慮到地塊距居住地的遠近、地力肥瘦等因素,部分地區對承包地采取打折的方法來發包,打折的幅度不盡相同。此外,應由集體經濟組織承擔的獨生子女費、結扎后遺癥補助費等費用,由于集體經濟組織無任何收入來源,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討論通過,一些村采取多劃承包地的辦法來解決。對“加余減缺”、“打折田”、政策性照顧帶來的“不等權”現象,泰興市在本輪實測時在相關農戶承包地塊信息中予以詳細備注說明。 對占用集體土地、農戶之間相互侵占、二輪承包時私自藏田、農戶私自開墾荒地等造成的“不等權”現象,泰興市在本輪實測時對侵占增加的面積不予確權,按照原承包地塊“四至”范圍內面積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對于無法找出原因的“不等權”地塊,泰興市要求測繪公司在穩定種植現狀的前提下,實測后進行適當業務處理,確保農戶間承包權基本平衡。(楊照民) |
